日兩車廠停復工 港水貨車加價

日兩車廠停復工 港水貨車加價

日本大型汽車廠豐田及本田宣佈其汽車生產線繼續暫停復工,汽車市場研究機構IHSAutomotiveInsight發表報告,指截至本周五為止,估計日本東北部大地震將導致當地汽車生產減少近33.8萬輛,海外地區產量則減少1萬輛。除了零件供應不足外,間歇性停電及運輸受阻,都令汽車業界雪上加霜。

「家情況冇人知」

日本汽車業生產受阻,對本港進口日本版汽車的代理商已構成一定影響。富利堡集團主席黃毅力表示,現時已暫停向當地車廠訂貨,「家情況冇人知係點o架……總之香港有乜嘢賣,交到貨都交」。
他續稱,在災難前剛入口約100輛日本車,暫時仍有貨可賣,但4月1日將開始加價,加幅一至兩成,許多已訂車的客人,或會買入現貨。至於會否有「鹹水車」入口香港(所謂「鹹水車」,即海嘯發生時遭海水沾濕內部零件的車。),影響客人的信心,他認為這應是半年後的事情,現階段不會有這種情況。
IHS表示,若更多零件生產商仍未能恢復營運,海外地區汽車產量減少的情況可能急劇惡化,有指美國汽車代理今年春季的定單或未能如期付運。
豐田昨宣佈汽車生產將延遲至周六才恢復,主要是缺乏電子零件及橡膠等材料。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令該國供電量驟減,而生產汽車耗電量驚人。例如用作烘乾汽車油漆的焗爐需先預熱最少4小時,而假使製造車門過程中鋼鐵冷卻下來,這些鋼鐵則要作廢。
IHS總監MichaelRobine指出,全球廠房的零件存貨一般可支持兩至六周的生產,但若零件仍未恢復補給,這將會導致更多廠房需要關閉。有分析指,日本車廠停產將令汽車業界出現大洗牌,其他車廠如南韓現代汽車,將吸納這群客戶,成為潛在的贏家。
日本災前每天可生產3.7萬輛汽車,當中逾半出口,去年全球生產7,200萬輛汽車,14%由日本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