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Surprise】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成功,令北非及中東頻生內亂,這股革命浪潮甚至蔓延到國際足球壇;希望第4度出任國際足協會長的白禮達,被卡塔爾籍的現任亞洲足協會長賓哈曼高調挑戰,力圖推翻白禮達「王朝」。不過,足球的改革之路,仍是遙遙無期。
白禮達自1998年從夏維蘭治手中,接過國際足協這個世界最大足球組織後,一直出任會長至今。白禮達雖屬瑞士人,但卻與歐洲足協關係緊張;上任初期,白禮達提倡各大洲輪流主辦世盃,已直接打擊歐洲國家的主辦機會。
近年,國際足協先後擴大洲際國家盃及世界冠軍球會盃賽事,令主要爭勝分子的歐洲國家及球隊,既無重大利益,又要舟車勞頓;去年吞併由法國足球雜誌主辦的歐洲足球先生,與世界足球先生合辦為金球獎,首屆得主卻不是來自世盃冠軍、西班牙的沙維或恩尼斯達,卻造就阿根廷的美斯當選,惹來爭議。
亞協會長挑戰白禮達
白禮達個人品格亦受質疑,其口不擇言亦多次惹禍;在卡塔爾奪得2022年世盃主辦權後,他竟叫男同性戀者不要到卡塔爾看比賽,引來同志組織抗議。白禮達多年來涉及受賄及歛財等問題,甚至其下屬、部份國家執委在世盃主辦權投票前,亦傳受賄。令普羅球迷更不滿的,是國際足協引入高科技執法的原地踏步;在南非世盃就出現多個爭議,白禮達只推諉是足球一部份。
面對外界關於足球科技化的訴求,或因競選在即,這位75歲「老狐狸」亦改口風,指2014巴西世盃可引入「鷹眼」及「晶片足球」等科技協助執法。前國際足協球證導師陳譚新則認為,科技絕對有助球證執法,只是如何執行則需時研究:「借助科技,如即時慢鏡去協助球證,當然可令賽事更公平,亦減少球證犯錯機會;但現今球賽牽涉數以千萬元計的轉播費及廣告費,假如比賽出現爭議判決需要翻看慢鏡,由誰做暫停決定、誰做最後決定呢?另外,是全部賽事一起借助科技,還是逐步執行,相信是國際足協遲遲未有推行科技助執法的原因。」
至於力爭成為首位亞洲人出任國際足協會長的賓哈曼,競選口號亦處處針對白禮達。他表示若當選,國際足協執委會由現時24人擴大至41人,減低單一執委受賄的遺害性;他亦建議國際足協每年向各會員國的資助金,由25萬美元增至50萬美元,企圖以財力「收賣」白禮達的票倉、非洲及中美洲國家。
科技問題燙手山芋
賓哈曼擬容許各協會自行修訂轉會手續,則是向歐洲國家的主要聯賽開方便之門;英國傳媒透露,賓哈曼本月初已與歐洲足協會長柏天尼會面,尋求他的支持,但柏天尼承認白禮達勝算較高。賓哈曼則說:「無可否認我曾支持白禮達,但他在任已13年,是不是時候要改變?」但賓哈曼也沒有承諾加入科技助執法,誠如陳譚新所言,科技問題始終是足球的燙手山芋。
白禮達在任5宗罪
‧與歐洲足協關係破裂
‧推動科技助執法不力
‧國際足協執委會爆貪污問題
‧高價出售世界盃直播權
‧口不擇言,得罪人多
賓哈曼實幹體育人
現年61歲的賓哈曼,自70年代開始參與體育會的發展工作;在卡塔爾國內,無論是足球、排球,甚至乒乓球都曾當過總會主席,故可說是一位體育人。出身於多哈的賓哈曼,1996年已是國際足協的執委會成員,到02年出任亞洲足協會長一職。不少人認為賓哈曼是一位「實幹型」會長,因為他出任亞洲足協會長後,致力推動每一個亞洲國家的足運。卡塔爾在過去數年間,不同年齡層面的足球發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成績亦越見進步;而賓哈曼的目標,是希望每個亞洲國家在足運上都有獲得進步的機會,且看他若真的出任國際足協會長,會否維持這種幹勁。
白禮達已連任3屆
國際足協目前共有208個成員國家或地區,根據國際足協規章,國際足協會長於今年將進行選舉,任期為4年。任何屬會代表欲競逐的話,必須於4月1日或之前申請。選舉時,首輪投票規定勝方需要獲得三分之二的票數,否則須進行次輪投票,如候選人多於兩人,即票數最低者會率先被淘汰。白禮特於1998年以111:80的票數,擊敗歐洲足協的祖軒遜;到02年又以139:56的票數擊敗非洲足協會長哈亞圖。03年多哈會議決定,如會長選舉與世界盃同年舉行,會長選舉押後一年進行,07年白禮達在沒有對手下勝出,已連任3屆。
鷹眼常掀網賽高潮
高科技能協助改善裁判「睇漏」及錯判等問題,亦可謂要球員或球隊「死得眼閉」。當今網壇,不論男女球手的發球時速高,裁判、司線員未必能夠球球做到準確判斷,故在07年引入「鷹眼」(Hawk-Eye)技術;球員有權自行決定挑戰與否,有趣的是,成功與否常常會為比賽帶來高潮。至於節奏緊湊的NBA賽事,亦引入高科技協助執法,球證可翻查比賽錄像、以慢鏡等察看犯規真相;故此,有效的高科技協助,將令比賽公平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