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壇夾心人要錢定要面?

球壇夾心人
要錢定要面?

【SportsSurprise】一支足球隊的教練,是比賽重要的一部份,皆因他可以安排自己認為最合適的球員上陣,在比賽中途調兵遣將,使之成為爭勝關鍵。不過,現今足球壇,教練除了此功能,其他地方都好像一無是處,往往只是班主與球星之間的夾心人,而最終擁有的,是錢?還是面?

今時今日的足球圈,換教練人選基本上猶如「食生菜」般容易,出現的頻率如患傷風感冒般普遍,久不久便會有教練被開除的消息出現。奇怪的是,身為教練的中年男士們,大部份都似乎已對被炒魷魚的遭遇見怪不怪,執教不足兩個球季而被球會開除,好像是理所當然;就算是半季便執包袱走人,也不會令人感到驚訝。

教練難以駕馭球星

教練被炒的背後原因,表面是帶隊成績不佳所致,但不少實情是未能討得球會班主歡心;就像今季初帶領紐卡素取得不俗成績的曉頓,最終的收場也是被炒。是球隊成績不佳嗎?若是如此,很多人都會為曉頓遭開除而感到惋惜。還有,在球星地位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也使得教練更難駕馭;如以往執教皇馬的比歷連奴、曼城的曉士,也成為這類案件的犧牲品。

睇錢份上懶理被炒

當然,被炒的教練心裏總會有點不願意,但背後所得到的金錢賠償,或者是令這班中年男士們,選擇閉嘴、不向球會班主大數不是的原因。近年的例子,相信以艾歷臣是佼佼者,從英格蘭國家隊到曼城,甚至低組別的諾士郡也肯執教;不能武斷地說其執教能力屬「有限公司」,但每次都被球會炒魷收場,卻仍然可以繼續教練生涯。當中每次被炒所獲得的賠償,相信比得上他在任時所領的薪水;金錢變得更加易賺,面子變得不再重要。
最近,史浩克04炒掉教練馬加夫,雙方之間也涉及賠償金問題,幾乎對簿公堂,馬加夫最後才接受賠償,並轉教禾夫斯堡。
這也顯示現今的教練,在炒人潮不斷蔓延下,金錢成為了他們的唯一保障。至於要像執教歐塞爾44年才退休的勞治(見另文),又或是費格遜在曼聯掌帥長達25個球季,在現今的足球壇生態,看來將會成為「稀有珍品」。

近季部份被炒教頭

比歷連奴:被皇馬炒

曉士:被曼城炒

曉頓:被紐記炒

馬加夫:被史浩克炒

歐洲最耐教足44年

法甲歐塞爾教練勞治(GuyRoux、左)是歐洲主要聯賽中,為單一球隊執教最耐教練;勞治在1961年已執掌歐塞爾,00年曾短暫離開,01年又再上任,直至05年才離開,足足長達44年!如果連同他在球員生涯為歐塞爾效力的9年,勞治已為歐塞爾服務超過半世紀。現已72歲的勞治,已退出球壇安享晚年;他在任歐塞爾期間提拔了不少出色球員,包括「大帝」簡東拿、白蘭斯、施斯(右)及麥薩斯等法國國腳。

球員變「老闆」難搞

當教練困難,當職業球員私人教練、職業球隊教練更加難。原因在於兩者之間的從屬關係,如網球員聘請教練,前者為「老闆」,後者是「僱員」;如前「1姐」塞爾維亞的伊娃諾域,近3年便頻換教練。職業球隊如NBA般,核心球員為球隊標誌,人氣高的球星為票房保證,動不得,教練自然成為開刀對象;如當年「Penny」夏達威不滿要打得分後衞,終迫使教練被炒。最震驚是,有時功勳教頭亦會被迫走,如執教爵士23年之久的史龍教練,因傳與控衞迪朗威廉士不和而被炒魷,但爵士最終亦以交易送走後者。

少年得志未必壞事

少年得志的球員,20出頭便家財千萬,往往不懂潔身自愛、夜夜笙歌,往往於30歲左右便無力於頂級聯賽爭雄;像「大細哨」朗拿度及朗拿甸奴,便是活生生例子。不過也有球員是例外,如曼聯的威爾斯中場傑斯自17歲出道,迄今雖已37歲,但仍是紅魔骨幹成員。巴塞隆拿的阿根廷前鋒美斯亦是另一代表人物,雖然只有23歲,但已贏過西甲、歐聯、世冠盃及世界足球先生等;而他的成功之處是私生活檢點,令自己能長期保持良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