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閂水喉2100幢舊樓失維修資助

政府閂水喉
2100幢舊樓失維修資助

【本報訊】政府指本港日久失修舊樓多達5,100幢,由08年至剛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共撥出35億元資助舊樓業主維修,預計3,000幢舊樓業主受惠,料2015年全部完成。政府表明,用光這筆撥款後便會閂水喉,餘下2,100幢舊樓,業主需自行負擔修葺費用。

危害安全業主要負責

政府、市區重建局和房協合辦的樓宇更新大行動,旨在幫助樓齡逾30年的失修舊樓業主維修物業。三方昨舉行第二輪電腦抽籤儀式,以決定處理本次513宗申請的優先次序,共涉及789幢樓宇。第一輪申請有973幢樓宇的業主獲得資助,另1,074幢失修樓宇因無業主立案法團等原因,由屋宇署代修,再向業主收回費用。
過去三年更新行動共撥款25億元,今年財政預算案再宣佈加碼10億元。每戶業主可獲資助最多八成的公用地方維修費,上限為1.6萬元;年滿60歲長者業主,則最多獲4萬元。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出席儀式時表示,全港有1.7萬幢樓齡逾30年的舊樓,當中三成、即約5,100幢失修,該35億元將資助其中3,000幢。她表明當局無意擴大計劃或日後再注資協助餘下2,100幢業主維修,「物業係自己資產,因為失修而危害安全,係業主責任」。
林太指符合資產規定的長者業主,仍可申請原有專為他們而設的資助計劃,每戶上限4萬元;其餘業主則可向房協的維修計劃貸款。
此外,市建局前日公佈為被收購舊樓業主提供「樓換樓」方案,但長者業主恐無法負擔換新樓差價。林鄭月娥稱,根據過往追蹤長者業主調查,他們甚少用賠償買新樓,而是買舊樓單位入住,保留現金在身,金額一般逾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