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區重建局公佈首個「樓換樓」計劃。上月24日後啟動的重建項目,自住業主可選購原址或啟德發展區的「樓換樓」單位,呎價由收購當日即時「鎖定」,日後無論樓價升跌也以此定價作準。有舊區業主指計劃須補貼差價,欠缺誘因。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在記者會表示,預留啟德發展區北面停機坪一幅1.1公頃用地,給市建局首個「樓換樓」項目,最快明年4月交地,將興建6幢約23層高住宅,分5區域呎價,另有兩幢4層樓高的長者屋,共提供約1,000個單位,實用面積400至600平方呎,首批500個單位預計2016年底落成。
揀選換樓須補差價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自住業主須於局方首次提出收購物業後60日內,決定接受以同區樓齡7年的呎價計算作現金賠償,或選擇「樓換樓」方案,並於收購當日「鎖死」,「就算幾年後物業市場上揚,亦唔會改變,唔會令自住業主失去預算」。
假設一個50年樓齡、實用面積500呎的單位,以同區7年樓齡市價每呎6,000計算,業主可獲300萬元現金賠償;若「樓換樓」單位呎價是7,200元,同樣500呎的單位價值360萬元,業主換樓須補貼60萬元。
除啟德外,業主可選購原址重建項目最低5至8層單位作「樓換樓」,實用面積同為400至600方呎。市建局會於業主補償金內,扣起新樓價三成作定金;業主抽籤揀樓及簽訂買賣協議後,局方再發放定金作付款之用。
張震遠強調,業主簽署樓換樓承諾書後,除非交樓期有誤,或單位面積有5%出入,才會連同利息退定給業主。業主完成交易前不得轉讓,若收樓前離世,選購權歸直系親屬。新樓呎價將參考同區樓價。
觀塘重建區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劉偉忠直言計劃欠吸引力,舊區如土瓜灣、九龍城等以長者為主,「邊度有咁多積蓄?」
身兼市建局非執行董事的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說,「樓換樓」方案與坊間業主要求以「一換一」單位作補償有落差,且鎖死樓價如同賭博,「好似買期貨,估將來個價係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