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了年紀,又忽然病倒的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個可以無微不至來照顧的人,再有錢、有勢、有面猶其餘事。所謂無微不至,應該不是定時吃藥打針,覆診,噓寒問暖這麼簡單,而是默默的望聞問切,一如隨身的中醫師。
宋美齡活到一百零六歲,有傭人有私家看護,這些人都不是尸位素餐,而是每天都有固定的工作,光是按摩與灌腸這兩件工作就不簡單,何況等同營養師的一日三餐單調配,夠忙碌吧。那按摩等於物理治療,不是小和尚唸經似的有口無心東按西按,而是疏通經絡,舒緩痛楚,全身部位的檢查,一個上了年紀的人,有了這種等於替你做運動及保健的功夫,焉能不長壽?
當年曾與一位上了年紀的藝術家閒談,他講起續弦時的考慮;在兩位跟他學畫的學生當中,一位溫柔清秀,可惜家累太重,只怕他照顧她會更多,另一位則是醫護人員,若有天病倒時,至少身旁有人照料,考慮夠周到了吧,畢竟不是年輕的藝術家──為愛情而不顧一切的歲月已一去不復返,誰知人算不如天算,跟身醫護人員更嚮往移居海外的生活,老人家長期掛單,三餐都乏人,那有什麼貼身照料這回事?
娶妻娶護士,嫁夫最好是醫生,這樣的如意算盤,真能打得響的,恕我孤陋寡聞,未曾聞也。夫妻之間的情與義,一到了某一方病了才會真相大白;夫不是夫,妻不是妻,子不是子,女不是女的情況多的是,還有些連那一批酒肉朋友也都不見了。
那一種人最有福?當然是健康到無所依賴不必去考驗挑戰人際關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