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3.6反預算案大遊行當日,宣佈透過關愛基金協助未能受惠於派發6,000元措施的新移民和「N無人士」。政府向關愛基金建議動用15億元,向23.7萬名18歲以上、通過家庭入息審查的「非永久性居民」派發一次性6,000元津貼。關愛基金的民政小組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方案,有委員反對引入入息審查,批評這是將新移民「分化再分化」。 記者:雷子樂
有別於18歲以上的永久性居民人人獲派6,000元,政府向關愛基金提出的「新來港方案」,申請人須接受家庭入息審查,家庭月入不可超過去年第四季入息中位數的75%。以一人家庭為例,月入須少於4,875元、三人家庭月入須少於約14,250元,才可按「人頭」,每人獲派6,000元。舉例說,一對新移民夫婦二人家庭,收入少於10,275元,可獲發共1.2萬元津貼。
政府預計需花15億元
政府打算以書簿津貼、綜援系統等「現有網絡」,找出有需要的新移民。民政事務總署也會開放渠道讓其餘「漏網之魚」前來申請。政府估計23.7萬人合資格申請,關愛基金秘書處計劃聘請20人,用13.2萬小時處理有關的申請文書工作,並設立查詢熱線。政府預計,津貼金和行政費共約15億元。
政府已預計新來港人士會歡迎計劃,但部份香港市民會激烈反對。關愛基金民政小組成員、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批評曾俊華一錯再錯,早在派錢時,就不應以是否永久性居民身份作劃線,「根據《基本法》,永久性居民同非永久性居民主要分別只係在於居留權同投票權,其他嘢都應一視同仁!」
何喜華續稱,按政府的建議,一人家庭新移民的入息要低於4,875元才可獲發6,000元,「條線定得咁低,仲要搵得少過最低工資先肯幫你,反映政府政策自相矛盾」。他估計,「新來港方案」一出,只會進一步激化香港社會撕裂,「到時一定係又有香港人出嚟鬧點解要幫新移民」。
將新移民分化再分化
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委員張國柱批評,向非永久性居民引入入息審查制度才決定派錢,只會將新移民「分化再分化」,「如果係決定咗派錢,一早就唔應該分係咪新移民」。
關愛基金向新移民派6000元申請資格
受惠對象:年滿18歲、通過入息審查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每人可獲6,000元
估計受惠人數:約23.7萬
估計涉款:約15億元
─入息審查資格─
住戶人數:1人 入息上限:4,875元
住戶人數:2人 入息上限:10,275元
住戶人數:3人 入息上限:14,250元
住戶人數:4人 入息上限:18,000元
住戶人數:5人 入息上限:24,000元
住戶人數:6人或以上 入息上限:27,000元
資料來源:關愛基金民政小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