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不是萬能,但卻幫助到不少人。本港地區球隊天水圍飛馬,今季獲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系協助,利用心率傳輸器等高科技配合球隊日常訓練,令球隊能保持最佳狀態及陣容迎接各項比賽;過往也曾用類似方法執教東方及華家堡的教練陳曉明說︰「數據不一定是足球的全部,但對球隊管理層客觀地了解球隊的情況,卻有一定作用。」
陳曉明指出,訓練前會訂下一些目標,而高科技儀器則有效地客觀分析,球員能否達到訓練的要求。理論上,訓練強度越高,球員的心跳越快,使用心率傳輸器配合胸帶,可以即場監察球員的心率及表現;若然他們的心率未能達標,則可分析到球員可能在練習中偷懶,或者是根本不在狀態。飛馬更請來數據分析員、同時是香港女子足球代表隊成員陳婉婷,專責此工作。
鬥隊友 鬥自己
至於收集回來的數據,陳sir直言有兩大主要作用︰「第一,可以比較內部情況,如球隊有3、4個中堅,可以透過電眼(speedgate)等儀器,知道誰的速度、體能較佳;第二,球員與自己作比較,特別是傷兵,可以監察他們的表現是否回復到最佳狀態,從而決定訓練量及判斷他們能否落場作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