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危機能否扭轉過來,全靠冒死搶救反應堆的「福島50人」。但他們的裝備原來很簡陋,只有口罩、眼罩,防護衣甚至有縫隙,只能用膠紙勉強封着。在輻射量超級高的核電廠內,他們極度危險,但仍然日以繼夜工作,有人發短訊給妻子說:「核電廠內飲用水也沒有了。我好像生病了。」飲用水短缺,食物也只有食餅乾或叮叮飯,「福島50人」甚至傳出有人感染強烈輻射。
「福島50人」不只有50人,他們是以50人一組值勤,每10至15分鐘輪流進出廠房,因此被稱為「福島50人」。昨日有消息指,這批把生死置於度外的現代日本武士,已增至279人。當中有的是臨危受命,有的是自願加入的退休人士。他們大多是在50多歲,清楚知道若反應堆核心熔毀,洩漏大量核輻射,會令日本彷如末日,所以寧願押下自己的生命,拯救成千上萬的人。
核電廠六個反應堆的冷卻系統失效,令廠內輻射飆升至600毫希。當人暴露在150毫希輻射下就會惡心嘔吐,「福島50人」和連日向反應堆噴水的自衞隊和消防員的危險不用多說。
防護衣有縫隙 膠紙補封
但這批無名英雄,在險境中的裝備竟然十分簡陋,只有口罩、眼罩,防護衣更有縫隙,要臨時用膠紙貼上去封着,難以達到保護效果。裝備不足,又沒有電,他們只能拿着電筒,在迷宮般的核設施中攀爬。
食水和食糧也不足。「福島50人」其中一人的妻子向傳媒透露,3月11日地震後,她當晚收到丈夫的短訊:「我安好。」等了四天後,她再收到丈夫另一短訊說:「飲用水快沒有了,我好像生病了。」
這樣的一封短訊,看得妻子心傷。她質疑當局怎麼能讓「福島50人」丈夫和他的同同事們怎能在這種情況下,拯救關乎整個東日本安危的反應堆。食水不夠,吃的也不好,當局只能提供餅乾和不新鮮的飯,有工程師坦言難以下嚥。
工程師叫妻子好好活下去
長時間接觸大量輻射,有生命危險。但「福島50人」早已豁出去,其中一名工程師寫電郵給妻子說:「請好好活下去,我有好一段時間不能回家。」
自大地震以來,「福島50人」想盡辦法重新啟動反應堆的冷卻系統,試過用汽車電池,也試過用小型柴油發電機,總之有可能的方法都嘗試。一名員工說:「令人最沮喪的是,核電廠外部供電系統在大地震後被切斷。」此外餘震不斷,令搶救難上加難。
《朝日新聞》前日稱,已經有一名死士接觸了強烈輻射,另有超過20人受傷。英國傳媒則報道,有22人受傷、2人失蹤,1人因突然呼吸困難、無法站立要送院,11人在3號反應堆氫爆時受傷。但這些報道都未得到政府證實。有核專家指出,70%死士可能會在兩周內死亡。但也有專家認為,不用太悲觀,因為癌症可能會在許多年後才會出現。年長的死士,或許仍然能夠安享晚年。
台灣善長捐贈1317萬港元
努力沒有白費,昨日傳來喜訊指,核電廠內外電纜都接駁好,一旦檢查設備運作正常,有望重新啟動冷卻系統。若一切順利,「福島50人」回家的路就不遠了。日本政府沒透露他們的身份,只說他們都是義無反顧的死士。
「福島50人」慷慨赴死的勇氣,閃耀人性光輝,感動全球。台灣前晚為日本舉行賑災籌款活動,一位匿名善長捐出5,000萬新台幣(1,317萬港元),指明用來照顧「福島50人」和他們的家屬。
英國《每日電訊報》/日本《朝日新聞》/台灣東森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