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德有理:油價漲豈只因中東亂局 - 貝萊德

萊德有理:油價漲豈只因中東亂局 - 貝萊德

去年底於北非突尼斯爆發的茉莉花革命,至今已蔓延至整個中東北非地區,刺激油價節節上升。短期來說,政局波動當然是主導油價表現的重要原因,然而投資者亦不容忽視支撐能源價格長期向上的利好因素。
受政局影響,利比亞的煉油設施被破壞,石油出口幾近癱瘓,國際能源組織(IEA)月初表示,當地的原油出口由去年平均每日130萬桶,大幅降至目前的50萬至60萬桶。政治危機在阿拉伯國家亦逐一上演,最近更蔓延至產油大國沙地阿拉伯,導致油價居高不下,紐約期油曾高見107美元一桶,布蘭特期油更一度高近120美元。

能源股上升潛力大

中東局勢只是油價升溫的導火線,同一時間,我們更不應漠視石油的結構性問題。自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後,環球經濟勢力「大洗牌」,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穩固,於國際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IEA報告指出,經合組織(OECD)對石油的需求雖然每日減少300萬桶,然而在中國、印度及中東國家帶領下,非OECD的石油需求卻大增至每日2100萬桶,令全球石油需求維持於有增無減的局面。
隨着環球經濟穩步復蘇,各國對石油需求的增幅已超越了2007年的高峯,不過在目前已開發的油田中,大部份產量已逐漸減少,令全球石油儲備處於低水平。OECD的庫存天數,將會由目前的58天,縮減至2012年的54天。另一方面,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石油備用產能(SpareCapacity)已經於90年代中末期達至頂峯,市場分析師預計,未來3年的石油備用產能將會下降至5%以下。在供求持續緊張下,油價焉能大跌?
事實上,即使經過近月的升勢,自2009年年底以來,能源價格的升幅一直落後於其他商品如黃金、白銀及一眾農產品,而能源相關股票的估值更徘徊於歷史低水平。目前能源股票反映的油價僅約75至85美元一桶,而市場共識是,今年的平均油價將處於93美元左右,這對於能源企業,尤其是從事開採及生產的公司來說,絕對是一大利好消息,相信能源股票仍將享有不俗的上升潛力。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