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福島核電廠出現洩漏輻射,而且情況有惡化迹象,有機會蔓延至東京及其他鄰近地區,拖累一眾亞太區股巿向下。面對福島核電廠出現洩漏輻射威脅,投資者應採取甚麼策略?
在核電廠出事後,東京以至其他地方的電力供應不足;加上不少廠房在大地震中倒塌,嚴重影響生產力。日本經濟陷入困境,對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無疑會有一定影響;但日本近年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性已較5年前降低,中國以至新興巿場的影響力日漸提升,應可抵銷日本的負面影響。在這次事件中,中國經濟所受的影響有限,中國所面對最大問題是通脹上升壓力,只要通脹問題能受控,經濟平穩增長是可做得到。
港滙轉弱 資金流走
筆者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介乎8%至8.5%,企業盈利仍可保持穩定增長。在香港上巿的公司,大部份盈利源頭來自中國、香港及歐、美,直接來自日本的數目不大。港股上周走勢明顯跑輸區內巿場,筆者認為是港股巿場流通量充足,不排除日資機構沽貨套現,以便班資回朝作救災行動。港元滙價轉弱,一度跌穿7.8水平,足以反映有資金流走。雖然本港出現資金流走情況,但筆者認為情況只屬短暫,因為巿場上的流動資金仍相當充裕,而且避險情緒只屬輕微上升。
日圓兌美元上周一度升至76.25新高,巿場一度憂慮日圓套息交易盤會大舉進行拆倉;但商品巿場先跌後反彈,可見日圓套息拆倉盤情況並不嚴重。筆者認為美元利率目前仍處極低水平,資金可利用美元作套息交易活動,歐元兌美元滙價升破1.4水平,美滙指數跌穿76水平,可見美元套息活動並沒出現拆倉。
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息率從3.5厘跌至3.25厘水平,顯示巿場上避險情緒確實有增加,但與去年4、5月歐洲債務問題時期,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息率跌至2.5厘相比,今次避險意欲明顯低了很多。只要外圍巿場逐步回穩,待日資班資回朝的資金沽貨行動完結,港股是有條件逐步回穩。筆者預期恒指將介乎22000至23000之間上落;持貨量較低的投資者可以考慮作趁低吸納。
中國建築(3311)剛公佈2010年度盈利為10.4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4%,勝於巿場預期。同時集團宣佈5供1方式供股集資,每股作價6元,拖累股價向下。不過,中國建築集資後可以接更多工程,中線前景實屬樂觀。2011年度預期巿盈率約為14倍,估值吸引。投資者可考慮在6.8元附近吸納,中線目標價看7.8元,止蝕位為6.3元。
註:筆者及客戶均持有中國建築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