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食肆生意跌或掀裁員潮

日式食肆生意跌或掀裁員潮

【本報訊】日本大地震令供港日本食材嚴重短缺。飲食業職工總會表示,現時全港有600間日式食肆,僱用超過7,000員工,不少員工向工會反映,指貨源不足影響食肆運作,加上生意額下跌,擔心食肆結業最終飯碗不保。工會指目前日本供港食材的存量只夠維持個半月,日本及其他地方食材價格平均已漲價10至20%,若情況未見改善,最少一成日式食肆員工會被裁。
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袁福和表示,近日有近30名日式食肆員工反映,指日本大地震後,因顧客擔心日本食材受輻射污染,食肆生意減少三成。
不少日式食肆特別是高級食府一向選用日本食材,大地震也令這類食肆貨源不足,影響運作。

日食材僅夠個半月用

據工會了解,目前日本供港食材的存貨量只夠維持個半月,平均價格最近也上升了10至20%,其中日本帶子售價升三成,烏冬來貨價也升15%,日本鮑魚更已斷貨。

南非鮑魚漲價近六成

受日本食材供應短缺影響,部份食肆改用其他地方食材,因而拉高其他地方食材的價格,平均加幅10至15%,如澳洲帶子原價130港元一磅,漲至150元;南非鮑魚也由上星期3,500元一斤,升至近日5,600元,漲價近六成。
飲食業職工總會擔心,整個飲食業界都會因為食材價格上升而引致經營成本大增,生意額又不足,結業潮將會由日本式食肆擴展至其他類型的食肆,工會要求政府確保各地的食材供應,防止有人囤積食材。
此外,工會理事劉宇平透露,本港約有200至300名廚師在日本工作,據他了解,當中近五成即百多人準備或已經回港,繼續從事飲食業工作。他建議政府提供短期課程,讓這些廚師重新適應本港食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