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機場很小,小到在禁區內居然不設餐廳。下午近黃昏的航班,我和朋友打算上機前去禁區內的餐廳吃個「輕晚餐」,結果遍尋不獲。
詢問了一位女工作人員,她告訴我們餐廳在禁區外,然後,她就忙開了。先是去問海關工作人員,出了境的外國旅客可否重新入境,回到「日本」去進餐。回答是否定的。她幫我們求了一會情,再一路小跑,去了禁區外。我們溝通得不好,只知道她在為我們頻撲,但不知她在做甚麼。而且,上機後有飛機餐,上機前我們也不是非吃不可。但礙於語言的關係,我們不知怎樣阻止她再為這件事忙碌下去。
過了一會,她跑回來了,臉上有細密的汗珠。急切地向我們說着甚麼。我們只能猜測她跑到禁區外的餐廳去替我們想辦法了,但不獲通融。朋友再三告訴她,我們只是打聽而已,不是非去餐廳進餐不可的。她才歉意地離去。
再過一會,那女人又來了,這次帶着位會說英語的機場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向我們解釋了禁區內不設餐廳的原因,並且為此一次又一次向我們道歉。
有沒有人猜到那女人的身份?她只是禁區內免稅店的一位售貨員而已。可是見微知著,由這件小事,我們不止看到一個日本人的友善,也看到日本人對自己民族形象近乎執着的維護。她不希望有兩個餓着肚子的遊客,帶着對仙台的抱怨或誤會登上航機。如此珍愛自己的民族,恐怕也只有日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