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害怕醒來。
因為由「醒來」至到個人可以「function」的時間越來越長,像一部舊版本PC電腦啟動window那麼久……
這種「進入狀態困難症」有一半是我自己造成的,最近出國太頻密,jetlag太嚴重了,瞓醒覺之後常常要問自己一輪這裏是甚麼城市?「現在是黎明還是黃昏?」才能魂魄歸位返回現實;但另一半則是大自然的意思,到底「今年是何年何月何日何季節?」皮膚已不能如往常般自動從氣溫中分辨出來,千禧之後,得十幾度的4月,或者廿幾度的聖誕,我哋都唔係話未試過。
據說,一個人如果對時間全無概念,永遠答不出今日是邊年邊月邊日星期幾的話,將可以是精神錯亂的第一步。那麼,明天這世界若有一半人陷入瘋狂,氣候也是幫兇吧!
無得換季我第一個黐線啦!
天天都是LastSeason
這種新症我叫它做「司晨錯亂」!
「司晨」者,當然不姓馬,也不是「牝雞司晨」的那個「司晨」,只係「season」個漢字啫。不過重點應該是「錯亂」吧。
開始時,有些科學家說「溫室」,但我們覺得「溫室?唔係喎,5月仲要着絨褸喎!溫室?」便有另外一批科學家出來解釋說,原來「溫室」之前先有一輪「冰河」,總之從此春夏秋冬就不會再是12除4等如3那樣分明,酷愛fashion的人也不再可以定時定候便換上棉麻羽絨那樣好玩,一如過甚麼節日就進行甚麼相應的儀式一樣。
「司晨錯亂」後,時裝精表示日子很難過:
一 「上一季」的衣服穿到「這一季」,都差不多完結了還沒有穿完(我也厭倦那些厚厚的過季大衣呀,但我能冒着冷死而不穿嗎?在香港倒還可以,但我還有巴黎要去呀,我還有北京要去呀,春天Prada的清麗針織,夏季Givenchy的妖媚豹皮我穿10層也冷死呀!)「這一季」的新衫包裝紙也未拆,放着放着快要到大減價了,還未等到比較暖和的一日可以偷步,只能眼白白看着「最新時裝」(最新)的兩個字天天貶值,不是不心痛的。
二 錯亂到今天寒明天暑也是慘,神佛到朝早熱夜晚凍又係煩,首先要襯「除褸」+「着褸」兩個look都咁靚的造型是不只雙倍吃力的,再者拿着多一件不穿的jacket出出入入就等於多了一件隨身行李,也是很礙手礙腳的,要拎嘢我都情願留番quota拎shoppingbag啦!
三 心理交戰位是,太久都不能穿春夏新裝,你便忍不住心思思在茄士咩大褸底下,混入一件2011springsummer的短袖印花tee,就算再下面要加長袖衫打底也好,總算先着為快頭啖湯先飲為敬,但同一時間你心裏也反省,未熱先熱,咁博就是為了快人一步搶先着了「夏裝」,是否又有點太刻意而唔型呢?(於是我更明白為甚麼不具調節體溫作用,甚麼時候都可以不理天氣,即買即用的手袋皮鞋更多fans了!)
如何對抗大自然?
「司晨錯亂」既是定局,我們還有甚麼對策可以應付?
科學家才會的科學方法我當然不懂。
市民能做的環保方法我當然全部跟從。
但作為時裝精購物狂,我還可以從「心」調整一下,讓自己舒服一點吧。
例如說,告訴自己,15,000元買回來的絨夾克,本來「有效期」為半年,如今着足8個半月,兼夾似乎仲有一排可以着㖭,咪仲抵!仲有仲有,嗰件三皮嘢finalreduction減到9,000蚊先買嘅駝毛大褸,本來諗住着吓嚟拜吓年已算「維到皮」,家陣復活節有望着去遊歐洲都仲得,直頭賺晒啦!
環境惡劣,心態改變來迎接,不一定叫阿Q那麼謙卑吧。
事實上對於這種不測風雲,時裝界也有人為我們預備了好東西。自從去年開始,BurberryProrsum系列便首創了在網上直播天橋catwalkshow後,新衫新袋隨即接受訂購一星期,定單confirm後會於6至8星期後起貨寄到府上,換句話說,本來要到11年秋冬我才能穿上的新裝,就是因為這個延長了的寒季和加快了訂衣服務……謝謝天,我下個月在上海有個重要的party,如果還未回南的話,應該可以預先穿上半年後的時裝出席了。
那感覺算是在醫治「司晨錯亂」中,竟然發現有一顆甜美可口的藥丸吧!
Textby黃偉文
填詞人,其實最鍾意買嘢,最憎寫字,星期日盡可能唔寫字,去買嘢。
mailto:[email protected]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
本欄逢星期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