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兩階段中招易生畸胎

特稿
兩階段中招易生畸胎

輻射引起恐慌,準媽媽除忙於搶購奶粉,亦要擔心胎兒安全。香港婦產科學院發言人余啟文表示,孕婦懷孕後2至7星期,胎兒器官開始形成;懷孕後8至15星期,則是胎兒形成初期,這兩個階段最易受輻射影響,但輻射量要達100至200毫希,才有機會導致胎兒畸形。
如孕婦在上述階段受50至500毫希急性輻射量影響,胎兒的中樞神經會首當其衝,主器官會畸形,生長可能遲緩,智商下降甚至導致嚴重智障;如受500毫希以上輻射量,孕婦小產機會將會增加;如胎兒已達26至38周,胎死腹中或新生嬰夭折機會大升。

毋須過份恐慌

余啟文指,胎兒受任何劑量的輻射照射,長大後均有機會患癌,尤以血癌為主;輻射量每上升1,000毫希,兒童患癌風險會增加12%,平均智商會下降25至31點,18歲成年後會較常人矮3-4%。不過,他認為孕婦毋須過份恐慌,「1,000毫希輻射量,等於孕婦要連續照幾百張X光片先有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