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引發海嘯對港股的冲擊屬預期之內,而跌幅亦是可接受範圍,但其後發生嚴重的核洩漏事故,卻是相當意外,上周二恒指一度瀉逾千點,筆者當時也感到有點震驚。
其實,筆者絕非首次遇到突然急挫千點的場面,但可能是因為夾雜着核洩漏事故及鏡頭所見災場情景,加上後市走勢更不確定等因素,才產生這種「震驚」感覺。但無論如何,核洩漏意外卻令上周恒指失掉950點。
G7聯手干預滙市,日圓重返80以上,市場情緒稍為穩定,日本地震、海嘯及核洩漏已成為過去一個多星期全球社會及金融市場主題。今周投資者料將陸續把焦點回歸至各國政經因素上,股市、商品及滙市料非只受單一因素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於上周五港股收市後宣佈調高存款準備金率50點子,筆者並不感到意外,由於今次已是去年初以來第九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在目前內地通脹水平仍高下,市場亦已預計這個加息周期並未完結,因此,全球金融市場對人行的行動並無明顯反應,當然,市場目前正面對日本核洩漏及中東政局等重大問題,令調升存款準備金率變成次要。
滙控80元以下可吸
內銀股料同樣不會對上述動作有大反應,焦點反而落在業績身上。中國銀行(3988)本周四打頭陣派成績,其後是建設銀行(939)等。筆者預期內銀股去年第四季淨息差料陸續反映加息的因素而有所擴闊,而非利息收入上升亦有助整體盈利平均增長兩成以上,較不明朗的因素是信貸質素。近日內銀股跌幅少於大市,若業績顯示資產質素及資本充足比率較預期理想,股價可造好,今周股價若受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而下跌,反具值博。建行及農業銀行(1288)仍為筆者的心水。
美國部份大型銀行獲聯儲局同意可恢復派息及回購股份,反映當地銀行經營情況有改善,滙控(005)在80元以下可再吸,不過,日本核洩漏影響全球各行業(尤其電子、科技產品),資金流向亦存變數,短期大市料仍波動,今周恒指料22000至22700點上落。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