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遊戲做主題Café四年開分店

棋盤遊戲做主題
Café四年開分店

「細個出國旅行,見到一啲香港冇嘅棋都會即刻買返嚟。」自小喜歡棋藝的林婉嫻(Joyce),與丈夫李兆康(Gordon)放棄當教師的穩定收入,與朋友合資開設BoardGameCafé。雖是一盤冷門生意,但開業4年便開分店,除了賺到金錢,還「賺」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記者:陳皓怡 攝影:梁鑑章

一直從事教育工作,Joyce及Gordon希望透過開辦補習社推廣BoardGame(棋盤遊戲),「棋可以係一個好好嘅教材。」為節省佣金,兩人選定在地鐵附近開業後,親身跑勻各商廈找招租單位,不靠地產代理,「沿住條彌敦道不停咁搵舖,由尖沙嘴去到太子,一係就唔啱,一係租太貴,幾乎想放棄。」
結果找到太子店現址,「上到去覺得呢度唔係用嚟上堂嘅地方,係一路飲住嘢一路玩棋嘅地方。」加上「香港人放假冇乜嘢做,大家食飯面對面未必有嘢講,可以拎嚟聯誼。」他們改變原有計劃,由開補習社轉為開設主題咖啡店。

員工平買貴賣食差價

經營食肆工作時間長而且辛勞,「每日要做好長時間,冇一刻可以停落嚟,試過7點幾起身,返到café應付唔同嘅嘢。我哋舖頭收11點幾,埋得數嚟都12點,洗埋嘢兩三點先返屋企。」體力勞動還是其次,沒有創業經驗的Joyce及Gordon,曾碰了不少釘,「當初請人得個信字,唔識保護自己,試過有個客話想做parttime,拎員工優惠,用好平嘅價錢買棋,轉個頭喺網上面賣,做埋競爭對手。」經一事、長一智。
5年前於太子開設的首間店,由於獨市經營,加上網站及口碑,生意漸上軌道,現時累計已有逾1萬個會員,主要是20至30歲上班族,「有唔少客人嚟自社福界、教育界、教會都有,佢哋邀請我哋教棋,去中小學搞興趣班,透過BoardGame教英文。」原本開補習社的計劃,想不到拐彎做到。

旺季生意額達22萬

開業四年,即去年籌備開分店,「有唔少住港島嘅客人投訴,要山長水遠過九龍好麻煩。開分店可以更有效運用資源,我哋café入面有好多得意嘅告示,都係設計師幫我哋諗嘅,開多間舖可以攤分設計同攞貨成本。兩間舖客多咗,成本低咗。」主題餐廳亦有分淡旺季,一般10月至11月是淡季,7、8月和12月是旺季,淡季平均生意額13萬元,旺季可達22萬。
對他們來說,這塊樂土除了為他們帶來生意,亦結交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啲客成為我哋朋友之後,主動話不如喺度做兼職,佢哋鍾意呢個地方,鍾意玩棋,又可以教棋,同其他人分享。」現時他們有7位全職,近20位兼職員工。

去年在灣仔開設分店,希望擴闊客源。

連老字號都要求變!

食肆客人流轉越快,生意額越高,偏偏玩棋卻頗花時間,想不蝕本還要有盈利,「我哋一早諗好要按時收費,頭兩個鐘收55蚊,包一杯飲品,然後每半個鐘收費。」
「只做BoardGameCafé會死,只做BoardGame零售都會死,要多元化。」面對競爭者不斷及擔心港人口味轉變極快,故多元化發展。
現時café佔整體營業額六成,零售佔三成、棋藝班佔一成,「租已經畀咗,所以要有收入,呢度你應付唔到就會趕客,café放喺優先位置。」

冀開拓出版業務

此外,要知己知彼,「我哋知道成本幾多,我哋有專人教棋,會推出唔同嘅新棋,所以定價唔可以太低。佢哋(競爭者)收費平,呢個價唔可以照顧到質素。」他們希望以「質」取勝,開拓新生意,增加生意額。長遠則希望擴展出版,將棋盤遊戲銷往內地、台灣,以至各大連鎖點。「連老字號白花油都要求變,整隻福仔出嚟,何況係我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