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連番出招壓樓市,僅令成交萎縮,樓價未出現預期中的急跌,刺激內房股昨日「報復式」反彈,不過,專家指部份內房在求價不求量下,資金回籠形勢緊張,且人行昨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前景不明朗,對內房股看法宜謹慎。
記者︰黃尹華
國家統計局昨發佈今年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5.7%,較1月份5.9%漲幅略為放緩,其中有8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比1月份下降。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2月份價格較1月份的漲幅在0.4%至1.1%之間(見表),顯示新一輪調控未有令房價下滑。
政策不明朗 專家謹慎
為抑制房價繼續攀高,今年1月底,中央公佈了被稱為最嚴厲的「國八條」調控措施,包括二套房貸首付提至最少六成、限制當地戶籍家庭最多只能購買兩套住房,外地戶籍家庭最多只能購買一套住房等。目前全國實行限購的城市已達35個,北京市準則最為嚴厲,限定非當地戶籍家庭需有連續5年納稅證明,才有購房資格。其後住建部更多次表示,如果房價不能穩定,時刻準備出台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
不過,新近數據顯示全國房價未有因新一輪調控而大幅下滑,一眾內房股齊齊大幅反彈,雅居樂(3383)飆7.3%,上日放榜的中國海外(688)則彈6.5%,潤地(1109)亦抽高6.5%,成為表現最好兩藍籌。
成交下滑 新動工量放慢
事實上,鑑於市場不明朗,內地房地產已出現銷量下滑的局面,而內房企業開發新項目已經相對謹慎。統計局之前數據顯示,1至2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只比去年同期增長28%,較去年全年41%的增速明顯放緩。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熊麗萍表示,數據顯示內地最新一輪的嚴厲調控,並沒有令房價出現大幅度下滑,而由於之前內房股在政策打壓下,累積頗大跌幅,市場因此借消息反彈。同時,內地房價升幅放緩亦顯示調控初見成效,當局再推出更嚴厲措施的機會減少,對內房股亦是好事。
不過她提醒,由於中央政策未明朗,市場銀根亦緊絀,部份內房已經要「撲水」還短債,對內房股前景保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