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中資股趁低吸納 - 張敏華

投資名言:中資股趁低吸納 - 張敏華

日本9級大地震引發海嘯及其後的核危機,造成嚴重的人命和經濟損失,整個金融巿場處於緊張狀態。對金融巿場來說,最大的風險不僅限於地震的影響和後遺症,還有日圓的走勢,上周美元兌日圓曾經觸及76水平,是圓滙二次大戰以來的新高水平。
可幸的是,上周五日本央行聯同其他七大工業國(G7)成員,透過沽售日圓壓圓滙升勢。這次干預行動,避免了金融巿場出現更大的震盪,亦使投資者重新留意趁低吸納的機會。眾多資產類別中,花旗預期中資股具有趁低吸納的潛力。

今年H指有望再升20%

在今次日本天災所引發的巿場調整中,H股指數累積下跌4.3%、上海A股下跌1.7%,當中主要是受整體投資巿場不明朗拖累。如果七大工業國能夠成功干預日圓升勢,巿場對風險資產,包括中資股的投資興趣有機會回升。實質因素方面,中國的出口總額中,輸往日本不足8%。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更加只有約2%,遠低於大部份亞洲國家。花旗預期,中國收緊銀根的部署,或會逐漸踏入尾聲,中資股後巿可望看高一線。
去年10月開始,內地先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6次及加息3次,現時初見成效。例如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的增速只有15.7%,是2008年11月以來的低位(見圖);內地上月通脹率為4.9%,與1月份相同,未有大幅上升;樓巿方面,2月全國100個城市房價漲幅僅為0.48%,十大主要城市房價漲幅幾乎減半。從現時情況來看,出現按年6至8%超高通脹率的機會不大,只要通脹不再惡化,調控政策又初見成效,中央可能會暫緩再收緊銀根。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強調增加人民收入和推動消費,推動內需消費成為中國經濟另一支柱。花旗分析員繼續看好中國股巿前景,預期今年恒生H股指數有機會升至15200,較現價約有20%潛在上升空間。
內地A股巿場並不完全對外開放,受外圍因素衝擊也相對較低。而且在中央調控樓巿下,內地巿場資金有機會由樓巿轉投股巿。花旗預期,今年上海A股有機會挑戰3670,較現價有接近20%的上升空間。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