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相馬市長:我們等死距核災電廠20公里 無物資無援手

南相馬市長:我們等死
距核災電廠20公里 無物資無援手

福島核電廠核輻射危機未有緩和迹象,政府只要求住在核電廠附近的居民留在家中不要出外,卻沒提供足夠協助,被民眾炮轟見死不救。位處輻射禁區邊緣的南相馬市更顯孤立無援,市長直言南相馬市已被政府「遺棄」,民眾「留在這裏等死」。一些災民卻不想坐以待斃,紛紛向內陸逃亡,「走得越遠核電廠越好」。

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反應堆接連發生爆炸,不斷洩漏輻射,危機至今仍未能解決,日本政府前天(周三)宣佈將核電廠方圓20公里內列為禁區,疏散範圍內所有居民,並要求在核電廠外20至30公里的居民盡量留在室內,不要出外。約有70,000人口的南相馬市剛剛距離核電廠約20公里,政府要求居民留在家中。
但南相馬市市長櫻井勝延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連連抱怨政府見死不救。「當局一味呼籲民眾要留在家避難,但卻甚麼東西也沒送來。貨車司機都不願入城,害怕感染輻射,若政府說我們身處危險區域,就更應照顧我們」。他指當地目前的情況形同孤島,醫藥等救援物資見不到,就連用來火化遺體的油料也極缺乏,民眾只能眼白白讓死者遺體腐爛。

醫生:真的恨透核電廠

櫻井直言,日本政府已經忘了他們,完全不告訴他們核電廠目前的情況,「我們被孤立了,他們就把我們留在這裏等死」。他指政府口口聲聲表示會保障民眾生命安全,但卻在空口說白話,他要求中央政府和縣府派人到災區實地了解災民面對的慘狀。
不但憤怒的南相馬市民眾炮轟政府,當地醫院的醫療團隊雖仍緊守崗位,救治病人,但亦感到非常不滿,其中一名醫生金澤由紀夫接受BBC訪問時說:「我們真的不該留在這裏,但這是我們的工作,我真的恨透核電廠。」

《輻射陰霾籠相馬》
在相馬市災區,連服裝店的公仔也被海嘯冲到身首異處。
美聯社

沒汽油 想逃也逃不了

附近田村市的市長富塚亦批評,政府應明確告知民眾,福島第一核電廠一旦爆炸,究竟多少公里內才是危險範圍,如果真的有危險,就應預先安排收容地點和避難所供災民暫避,如今災民被迫留在家中,卻連一口飯也吃不到,形同坐以待斃。
部份不甘於等死的民眾,則紛紛準備由東向西,逃到本州另一端的日本海沿岸地帶。就算是南相馬市以北的相馬市,未有接獲政府避難的指示,但已有不少居民逃亡。一名39歲男子說,能逃的話當然想逃,在臨時收容所的朋友也極力勸說要趁早逃命,奈何他沒足夠汽油,想逃也逃不了。
有些福島居民,則選擇逃到距核電廠以西約100公里的山形縣米澤市暫避,數以百計災民在當地一間由公眾健身室改成的臨時避難所暫避。

《輻射陰霾籠相馬》
南相馬市的醫護人員都穿着整套防輻射裝置,以防感染。
法新社

向西逃到米澤 也逼爆

南相馬市的加藤先生一家,也是不想再留下等死而出逃,他們最初原本聽政府指示,留在家中沒出外,但後來鄰居告訴加藤,他們住所外的道路已被封鎖,以防居民離開,加藤心想再繼續留下也是死路一條,於是立即與家人執拾細軟離家。他們起初逃到距核電廠約48公里外的一間福島縣避難所,但留了一晚後覺得不放心,「我們希望走得越遠越好」,於是向西逃到米澤市。
米澤市公共衞生中心部門主管長谷川說:「人們逃到這裏,是因為這兒遠離災難,事實上福島的避難所也已逼爆了,而且災民也覺得那裏太近核電廠。」但地方有限,米澤市的避難所前天下午起已停收新來的災民,當局要轉送他們到其他縣。
台灣東森新聞網/美國《時代》周刊/中央社/美國《洛杉磯時報》

民眾搶購奶粉,令日本嬰孩面臨斷糧危機。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