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基地產(012)昨公佈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核心純利50.4億元,較更改年結前18個月倒退16%,當中包括8.64億元應佔取消物業銷售交易虧損,大部份來自西半山天匯,並已於上半年度入賬,每股核心盈利2.33元,末期息維持0.7元。
恒地繼續重點闡述收購舊樓重建的發展步伐,指有6個位於港九的項目已經完成全部收購,預計重建後的樓面為32.1萬平方呎,大部份在2012年推售。另有17個項目已達申請強拍要求,涉及145.4萬平方呎重建樓面,七成於2013年推售。
正收購45舊樓項目
上述23個舊樓重建項目,涉及重建樓面177.6萬平方呎。同時,恒地正在收購45個舊樓項目,若成功收購,可額外提供樓面550萬平方呎,該批項目位於中西區、港島東、銅鑼灣、香港仔、灣仔、紅磡、何文田、大角嘴及深水埗。
另外,恒地持有農地面積4060萬平方呎,烏溪沙及元朗大棠項目已完成補地價,元朗和生圍項目的換地條款已落實,惟補地價金額有待政府就上訴作出回覆。
恒地去年銷售物業包括名家匯、赫蘭道11-12號、星匯居、天匯一個單位、內地長沙「恒基.凱旋門」第一A期及廣州恒荔灣畔,總收入為57.5億元,較之前18個月減少33%。公司預期,今年推售項目包括灣仔尚匯、旺角界限街58-66號及粉嶺翠林,連同貨尾單位,可供出售住宅單位樓面逾169萬平方呎。
恒發純利1.6億 息2仙
租務方面,恒地現有收租物業樓面940萬平方呎,去年應佔租金收入44億元,上升8%,稅前租金收入淨額增長9%,至31.4億元,出租率維持在94.5%。
恒地在內地擁有土地儲備1.5億平方呎,公司集中在二、三線城市發展,銷售量短期難免因內地調控政策而出現較大波動,但內地買家首置及自住的需求強烈,一旦政策較靈活及彈性執行,積聚的龐大購買力將投入市場,換言之,恒地對內地樓市前景依然保持樂觀。
同系恒基發展(097)去年全年純利則為1.63億元,較之前18個月增5%,每股盈利5.3仙,末期息2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