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生世紀大地震,予人感覺是天威難犯,人生無常。但日本國民亦向國際社會展示了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高素質,大難臨頭下仍秩序井然、不失禮數,並互相扶持,相比起香港及內地擁有大量爭先恐後、一窩蜂搶購食鹽和奶粉的群眾,以及坐地起價,又或者高價收購奶粉罐意圖造假發災難財的奸商,我們能不自慚形穢?
日本大地震加上所引發的海嘯,實在驚心動魄,但造成的生靈塗炭和財物損失只是一次過,影響遠不及核電廠洩漏輻射深遠。
日本大災難的發展,亦成為金融市場過去一周的主題,蓋過了一切其他因素,譬如歐元區財長達成歐元公約,同意擴大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的實際規模和資金用途,同時寬減希臘的借貸利息並延長還款期,又或者聯儲局議息的會後聲明,這些經濟大事均要靠邊站,於金融市場內淪為配角。
滙市走勢亦圍繞着日本地震而呈個別發展。投資者參考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日圓創新高的走勢,憧憬日本保險公司要拋售海外資產套現,以應付災民索償,日企和投資者亦要把資金調回國內進行重建,因而追捧日圓。日本央行雖然向市場注入歷來最大規模的流動性,對日圓的抑壓作用仍甚為有限。日圓於周三更成功突破79.75的紀錄高位,最高升至76.25。其後七大工業國發表聲明,稱會合作干預滙市,日本央行更坐言起行,美元兌日圓亦大幅退回81關口之上。
高沽英鎊 看1.604
歐元和英鎊受日本地震影響反而較小,於好淡消息交煎下,仍維持在近期的區間窄幅波動,例如歐元跌至1.38美元中位便見買盤湧現,但每每升至1.4美元以上便見舉步維艱。
上周建議趁低買澳元,交稿時完全未有料到會發生如此嚴重的天災,澳元一開市便處於1.0140目標之上,其實應該高沽,尤其日本乃澳洲第二大出口市場,日本地震對澳洲經濟,不可能全無打擊,套息交易拆倉仍然未告一段落,所以依然維持澳元偏淡看法。不過,由於執筆時歐美市場仍未開市,若果干預行動升級,滙市可能會出現滔天巨浪。以不變應萬變,下周若果見1.618可沽英鎊,目標看1.6040,止蝕位放在1.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