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守崗位」這四個字,小學生也懂得怎樣寫,但這究竟代表甚麼,因為今次採訪,有了另一層體會。
接受我們訪問的媽媽麗芬,她的丈夫不願離開東京,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工作的壽司店地震後繼續營業,他不能離開他店長的崗位。
麗芬認識另一個入籍日本多年的華人家庭,他們也不打算離開東京,也同樣因為要堅守崗位。他們的崗位是甚麼?在KFC賣炸雞。他們告訴麗芬,留守東京,賣得一件得一件。
災區畢業禮淚漣漣
聽起來好像匪夷所思。輻射臨頭,還顧着賣炸雞?但其實他們的意思是,這裏已是他們的家,不能隨便離棄;堅守自己的崗位,讓大家盡量如常生活、社會盡量如常運作。
櫻花快要盛開,原本已是日本學校舉行畢業禮的季節。災區不少學校的畢業禮無法舉行,但NHK昨日報道災區一家小學的老師,堅持為學生辦畢業禮,讓孩子們親手接過人生一個階段的證書。受災的家長們淚眼漣漣,不斷向老師鞠躬謝禮。
白領如常行色匆匆
這些事情可能微不足道,卻可能解釋了,為甚麼我身處東京,反而感受不到香港那邊對這邊核輻射擴散的恐慌。在成田機場採訪撤離人潮,看見很多旅客急着要離開,氣氛確實有點大禍臨頭逃難要緊的緊張。
但回到東京街頭,螞蟻一樣的日本白領繼續行色匆匆上班下班,貼出「加油!東北!」海報的彈珠店繼續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音,你難以想像,你正身處經歷地震重創和面臨輻射威脅的國家。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盡忠職守,但巨大的災難中仍見秩序,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成的。 記者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