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危機繼續升級,在福島第一核電廠陸續有核反應堆發生氫氣爆炸後,至昨天3號反應堆持續冒煙,保護核燃料的外圍安全殼受損,令該區核輻射量急速上升,至危害人體健康的水平。在第一核電廠20公里範圍外,已測出每小時約0.195至0.33毫希(mSv),比正常超標約6,600倍,核禍陰霾籠罩福島,災民恐受核輻射污染,決定離開住了40年的福島縣,他說:「我真捨不得離開,但這個地方怎樣住人呢?」
福島第一核電廠陸續有核反應堆爆炸,昨日一直冒煙的3號核反應堆最重要的外圍安全殼已被破壞,政府及當地居民擔心核輻射大規模洩漏。當局原本派出自衞隊直升機在高空投擲海水及硼酸為3號核反應堆降溫,但因上空的核輻射水平驟升,會危害人體健康,故最後取消投擲行動。
「政府好像束手無策」
核禍陰霾籠罩福島,日本政府暫時封閉福島第一核電廠方圓30公里地區,但據當局昨日公佈的數據,在第一核電廠20公里範圍外,測出每小時約0.195至0.33毫希(mSv),比正常超標約6,600倍;在30公里範圍外,測出每小時約0.014至0.018毫希(mSv),比正常超標約350倍;而在50公里範圍外,則測出每小時約0.013至0.017毫希(mSv),比正常超標約344倍,數據反映出福島縣的核輻射水平超標。在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年身體只吸取2毫希(mSv)的核輻射量。
核輻射水平驟升,嚴重威脅災民健康,52歲的小田一郎住在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65公里的小村莊,因當地居住情況越來越差,他決定離開家園,搬往在長野的親友家。小田一郎看着自己住了40年的老家,一臉不捨,他說:「我真的捨不得離開,住在這裏40年了,我的根就在這裏,但政府好像對核電廠問題束手無策,疏散措施非常混亂又緩慢。這個地方怎樣住人呢?很多鄰居都擔心這個『鬼地方』的水源及食物受到污染。」他與妻子今天便會出發,離開福島。
「不想兒子生命冒險」
另一居民48歲的加藤幸男與16歲兒子相依為命,他為了兒子的未來也決定離開福島,他留着淚說:「雖然想留下來重建家園,但我只剩下這個兒子,不能夠讓他受核輻射污染,輻射影響不是短期可以看出,所以我不想拿兒子的生命冒險。」加藤幸男也最快在今天與孩子逃出福島縣。
核輻射除了在福島掀起逃亡潮外,在茨城縣的原子能安全對策處監測到最大、高於正常水平100倍的輻射量,那裏亦有數十名居民離開茨城縣的小村,恐受核輻射影響。
逾百災民要重建家園
有人逃離「輻射縣」,但也有人為了重建變成廢墟的家園,繼續留守福島。有逾百名福島災民為了留在家園幫助重建,他們組織重建小組幫助執拾被地震摧毀的城鎮。他們一邊清潔街道,一邊幫助挖掘屍體。
被記者問到怕不怕核輻射擴散時,重建小組其中一名小組委員微笑着說:「這裏是我的家,你會拋棄自己的家嗎?我們不會怕,就算再有海嘯來襲,再次有地震,我們都不畏懼。我們相信政府會好好處理核問題。身處外地的妹妹哭着要我離開,我跟她說:『請放心,哥哥會平安與你見面。』」
日本《每日新聞》/《讀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