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儘管日本地震引發的核危機尚未解除,但資本市場經過連日急挫、跌過龍後,在回補空倉下率先喘定,日股昨出現技術性反彈,日經平均指數回升5.68%,創兩年半來最大升幅,亞太區股市亦跟隨上揚。分析員認為,由於核危機事件未明朗,現階段不宜吸納。
日經平均指數經歷兩日股災式下瀉、市值蒸發6260億美元後,昨日出現技術反彈,指數一度漲563點,雖然中段一度回順,但收市仍升488點或5.68%,至9093點。
豐田升9% 日立飆17%
其中電訊、油氣及原材料板塊彈逾7%,表現「最差」的科技板塊亦升2.28%,為日股市值增加2220億美元,成交量49億股,僅次於周二58億股的紀錄高位。行業涉獵較廣泛的Topix指數亦漲6.64%至817點,為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升幅。
各板塊龍頭昨表現顯眼,兩大車廠豐田及日產彈9.1%及6.2%,電子產品巨擘索尼升8.8%,平面電視製造商松下亦漲7.4%,升幅為20個月最大,設計核電系統的日立亦止跌回升,飆17%,創1974年9月以來最大升幅。日本央行不斷向金融體系注資以確保流動性,帶動金融股上漲。
雖然日股昨日顯著反彈,但有分析員對入市持觀望態度。美銀美林歐股策略主管貝克稱,全球高度注視日本洩漏輻射事件,除非有關危機明朗化,否則現時並非合適的入市時機。瑞銀策略師奧爾尼同意,即使現時看似是買股票良機,但仍建議投資者先行觀望。
帶動亞太區股市上揚
日股回穩,亞太區其他股市亦有起色,除菲律賓外,區內股市全面上升,中國內地、台灣、南韓及印度股市齊升逾1%,帶動MSCI亞太指數尾段升3%至128.68點,為09年12月以來最大漲幅。
標普主權評級董事小川隆平認為,除非日本核電廠出現災難性結果,否則今明兩年該國經濟不會有嚴重衝擊,但警告若電力出現較長期的供應短缺,可能會導致該國產能下降,影響出口,潛在影響亞太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