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增核電計劃團體叫停無視福島教訓 環境局忽然隱形

港增核電計劃團體叫停
無視福島教訓 環境局忽然隱形

【本報訊】福島核災難震撼港人,事發五天以來,一直推動核電的環境局忽然隱形。環保團體批評環境局對福島災難視而不見,若一意孤行增加本港核電供應,港人承受核災難的風險將飆升四倍。團體要求局方即時擱置增加核電計劃,並重新審視大亞灣核電站的安全設施。記者:白琳、張嘉雯、陳沛冰

大亞灣核電站去年屢爆洩漏事件,環境局卻建議把核電供應比例由23%增至50%,意味本港需要多一座內地核電廠,去年12月完成氣候變化文件諮詢。

日本核電廠爆炸(圖),引起全球多個國家對核電安全的關注。法新社

圖為捷克一間核電廠。法新社

指環境局一直誤導

福島事件後,局方昨日以百多字篇幅回應本報查詢,強調安全性是審視發電燃料組合的考慮因素,也會考慮穩定性、價格及環保問題,「我們正整理公眾諮詢中收集到的意見,制訂工作方向。各項方案的實際計劃詳情將於『適當』時候訂出」。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指出,大亞灣核電廠尚餘20年壽命,環境局聲稱未來用電量增幅,需要增加核電廠80個運作年以滿足供應,即變相增加四倍風險。他指,日本福島爆發核洩漏,暴露了港府缺乏危機意識,至今仍沒主動向日本當局查詢核電廠情況,包括反應堆狀態、放射性物質、空氣和水含碘和銫的濃度等。他說:「對於處理核電事故,以及鄰近地區嘅核電危機,往往係非常被動。日本出事之後,好多政府部門出嚟講應變,惟獨環境局一直粒聲唔出當睇唔到。」
日本核電廠發生事故後,瑞士政府已暫停更新核電廠計劃,並責成部門分析日本核事故;以奧地利為首的歐洲各大經濟體亦呼籲歐盟27國全面檢查核電廠安全。古偉牧坦言,東南亞各國仍沒統一的通報機制,現時有關日本核危機的訊息亦非常混亂,港府更有責任評估日本事故對本港的安全威脅,並公開交代以釋市民疑慮。
古偉牧批評環境局一直誤導公眾,宣揚核電安全可靠。當局應即時擱置增加核電計劃,審視推行核電的代價,並成立獨立小組全面調查大亞灣核電廠的安全設施。
福島出事之後,內地表明推動核能決心不變,南中國未來最少興建70座反應堆。城市大學校長、核能專家郭位指出,內地及香港需要吸取日本的教訓,「可能福島核電廠不想引起恐慌,所以沒有公佈,就把問題耽誤了一段時間」。

在宛如廢墟的宮城縣氣仙沼市,居民將可用的家具帶走。美聯社

福島核災非因天災

郭位強調,廠方維修保養不足才是福島核災難的主因,非純粹因天災而起,事後對政府隱瞞反應堆問題更把事件弄大,「地震海嘯之後,所有房子都倒,就是反應器沒倒。人是最不可靠的,天災把人為問題顯示出來。」他建議內地當局興建核電廠時,應加強應變能力,確保反應堆個別裝置能獨立運作,才能避免裝置失靈互相牽連,「所有核事故有參考價值,各種事故的模擬練習、維修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