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樓下餐廳吃飯,餐廳的露天位裏有許多人在喧嘩。問伙計,告知是一群日本人在開派對。
聞言奇怪,日本出了這麼大的災難,國民怎還有心喧鬧高興如此?後來那群人散了,走過身邊,說的都是韓國話,這才知道伙計韓日不分,搞錯了。
日本大地震大海嘯之後,中國人民對於日本人的國民質素大為欣賞,網上一面倒讚揚,連憤青想幸災樂禍幾句,也因大勢不妙而因此收歛。
前兩天有北京朋友到訪,也說日本國民質素令人敬佩,尤其身為中國人,更是感慨。為何感慨,在此不用贅述,大家自也明白。
這次日本大地震被中國媒體重點報道,中央電視台連續做直擊持續報道,從仙台海嘯說到福島核電廠結構,請來各方面專家探討解說,詳細得不得了。看新聞如上自然、物理課,吸引了觀眾注意力之時,令人幾乎忘了跳前幾日的雲南大地震。
這是一個一窩蜂年代,一件事情被另一件事掩蓋,不一定是因為後者比前者重大,而是後者可以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力,以至之前的關注力被分散。對於前者來說,有弊有利。有弊者,比如雲南大地震的受關注程度被日本大地震削弱之後,「上心人」就大幅減少。有利者,是日本大地震一爆發,福島核電廠一危急,香港人對小鬍子財政司長的關注度大幅減少,令他終於可以透兩天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