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日主流媒體淡化核危機?

採訪手記
日主流媒體淡化核危機?

究竟是日本當局刻意淡化甚至隱瞞核危機的嚴重性,抑或國際傳媒反應過度?日本採訪期間,跟香港的同事聯絡過程中,我發現就核危機的規模和影響,透過日本主流媒體獲得的印象,與在香港接收到的資訊,有相當的落差。
日本主要報章雖然都以顯著篇幅,繼續跟進核危機的最新發展,但昨日的焦點是日本首次實施有計劃停電的影響。晚報重點報道福島縣核電廠3號機組再次爆炸的消息,但不少報章都以有計劃停電首日情況作頭條,一份小報更以巨型大字標題「首都麻痹」,描述停電導致鐵路服務間歇性停頓,造成上班上學大混亂。
對於福島核危機的輻射影響,根據《讀賣新聞》昨日的報道,至今暫有22人被驗出身體輻射高於正常,但部份人換除衣物和清洗身體後,輻射水平已回復正常;另一篇報道又指距離福島百多公里的櫪木縣檢測站未有驗出輻射擴散。

未有顯著報道輻射洩漏

不過,外電及國際不同媒體的消息卻顯示,情況已非常危急,例如有說美國曾計劃派軍艦到福島協助處理核電廠危機,但發現輻射洩漏嚴重,即時撤退。這類消息卻未見日本的電視或報章顯著地引述。
昨日在新宿訪問剛抵埗的英國遊客Pinh。她說,來日本前主要透過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掌握日本大地震的災情和及後的核危機發展,感覺事態非常嚴重,但到埗後雖然交通、電力大受影響,不少店舖又停業和提早關門,但不覺東京市民出現恐慌,反而安心下來。
或者日本當局是為免引起國民大規模恐慌,發放消息時特別謹慎。但《讀賣新聞》一篇報道特別講述,美國傳媒如何報道核電廠事故,並指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曾指福島核電廠冷卻水不足,駐日美軍計劃空運補給協助,其後卻推翻這個說法,但最後證實冷卻水確實不足,以致出事。
昨日一份小報也就核電事故的資料發放,提出疑問:「菅直人政府真的信得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