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減排中電勢加電費大摩料2020年前最多上調三成

滿足減排中電勢加電費
大摩料2020年前最多上調三成

【本報訊】為符合港府減排要求,摩根士丹利預期中電(002)於2020年前,最多加電費30%。大摩指加電費是基於資本開支增加,以應付更多機組轉為使用天然氣發電、興建核電設施及海底輸電纜。中電發言人稱,現階段難以評估政策對電價影響。 記者:陳健文

大摩為中電舉行投資推介會後發表報告,指中電為更換發電機組、建新核電廠及興建連接大亞灣核電廠海底電纜,將顯著令中電2013年資本開支增加,基於兩電可從資本開支最多賺取約9.99%回報,最終結果是中電於2020年前加電費20%至30%。

換機組建核電廠涉資龐大

大摩料若將有關電費調整作10年攤分,即每年要加電費2%至3%,相信有關加幅屬可控範圍以內。由於燃料成本增加,兩電早前宣佈,今年全港電力用戶每度電加價約2.8%。
不過,大摩亦指,雖然目前與兩電簽訂的利潤管制法則於2018年才屆滿,但為達到2020年減排目標,而所涉資本開支亦相當龐大,以及假設政府有意為電力市場引入競爭,有可能要提早於2016年重新檢討,屆時有可能會再下調兩電的准許回報。
對於市場加電費的揣測,中電發言人表示,由於政府仍未落實對應氣候變化及未來的燃料組合的政策方向,現階段難以評估有關政策對未來電價的影響。
發言人又指,電價水平一般受售電量、營運成本及燃料價格多個因素影響,燃料開支及其他營運成本上升難免對電價構成壓力,正如政府在氣候變化政策諮詢文件提及,一般而言天然氣發電會較燃煤發電昂貴,核能發電成本則與燃煤發電相若。

電能受惠發電燃料改變

協議中的另一「電」,即主要向港島供電的電能實業(006),花旗認為,其受惠於發電燃料改變的程度將高於中電,主因是按利潤管制法則規定,將可賺取額外盈利。截至去年底止,電能實業電費穩定基金內約有5.43億元,中電約有15.05億元。
目前大摩給予中電的投資評級為「中性」,目標價為64.17元。花旗則給予中電「中性」的投資評級,目標價為68元,並給予電能實業「購入」評級,目標價58元。中電昨報64.6元,升1.41%或0.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