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的沉沒了。上周五的黎克特制9級強震除造成嚴重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更為地球帶來深遠影響。專家指,這次全球第四大的地震不僅重新分佈地球質量、加快地球自轉速度1.6微秒,還令地軸移動25厘米,日本部份地區可能永遠陸沉。
雖然地軸移動了25厘米,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地質學家邁阿爾(AndrewMiall)形容影響對人類很輕微:「25厘米對人類是個不小數目,但對地球來說其實很渺小,要用很準確的衞星導航儀才量度到。」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專家指出,大地震已令整個日本移位2.4米,在海床撕開一道巨型缺口,部份地區會永久陸沉。地震學家麥克納馬拉博士(DanielMcNamara)說:「你見到部份城市被海水淹浸,就是因為真的出現陸沉,所以海嘯之後,有些陸地消失了。」
海嘯造成陸沉的情景,猶如1973年出版的經典科幻小說《日本沉沒》的情節。故事講述地球物理學家發現日本海底異常龜裂,預測一年內的地殼變動會令日本大部份地區陸沉,結果天災真的發生,各地相繼出現大地震和火山爆發,日本政府惟有拚命將國民和資產轉移到海外。
《日本沉沒》小說兩度改編成電影,現在更可能成為現實。Google、美國太空總署(NASA)、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及台灣的國家太空中心發放的衞星鳥瞰圖,顯示仙台和相馬市等災區的地貌在地震和海嘯後劇變。
綠油油稻田變「黑泥」
衞星圖片顯示,海嘯湧入內陸地區之後,大部份天橋都能抵住洪水,但是其他交通基建要不是被冲走,就是遭泥濘覆蓋;原本綠油油的稻田,有的被吞噬,如同汪洋;有的變成黑褐色,如同爛泥;部份住宅地區甚至仍然在焚燒。
英國《每日郵報》/《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