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輻射 福島居民大逃亡華裔老教授感慨︰三父子歷震88年

避輻射 福島居民大逃亡
華裔老教授感慨︰三父子歷震88年

小小的福島機場,每個角落都是扶老攜幼、帶着細軟的福島縣居民。已經斷水的離境大堂擠滿過千人,他們都是擔心核電廠洩漏輻射,被迫暫時逃離家園。家在福島第一核電廠50多公里外的川村敬說,孩子尚小,決定離開。上一代已移民日本的華人楊仕元感觸更深,「我爸爸1923年喺橫濱經歷關東大地震,所以搬到神戶。我細佬1995年就喺神戶遇到阪神大地震,點知今次輪到我」。
記者陳沛敏、孔慶初福島直擊

福島機場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約60公里,電廠核危機進一步加深後,為疏散福島縣的居民,航空公司昨日特別加開由福島往大阪和札幌的航班,但仍供不應求,很多人趕到機場等候機位,離境大堂由早到晚「打蛇餅」,高峯時至少有逾千人在排隊,不少人準備在機場過夜,直至可以登機。
由於機場太小,座椅不夠,有些年輕人索性席地而坐,反而行動不便的長者穿戴整齊,站着耐心等候。
在地震重災區福島縣磐城明星大學教書的楊仕元趕來輪候機位。他說,大學距離核電廠估計30公里,擔心輻射洩漏,加上家裏糧草漸缺,決定到橫濱的家人處暫避。年屆七十的他說,地震時他在辦公室,架上的書本都掉下來,非常嚇人,是他有生以來經歷過最厲害的地震。

福島機場離境大堂高峯時有逾千人排隊,等候上機。記者孔慶初福島傳真

不在疏散範圍也要離開

「火車和公路都唔通,得番飛機。就快冇嘢食,加上驚核電廠輻射洩漏,決定搭飛機去大阪或者札幌再轉機去橫濱。」但他看見人龍的長度,最後也放棄,惟有明天再來嘗試。
祖籍廣東在日本出生的他苦中作樂,笑說爸爸早年由中國移民來日本,在橫濱定居,卻遇上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避難回中國,與家人再到日本時,改到神戶居住,誰知15年前弟弟因此經歷了阪神大地震,現在他也碰上日本有紀錄以來最強烈的地震。三父子分別見證了日本三次地震大災難,幸好都平安無事。
排隊人龍中特別多帶着孩子的家庭,三十多歲的川村敬和妻子帶着BB,與鄰居共三個家庭一起趕來機場,他的身邊堆滿行李箱、嬰兒車和紙尿片。雖然排在他前面已有千多人,但他仍然決定「死等」。雖然他家距離核電廠有50公里,不在政府疏散的20公里範圍,「但我們還是決定走,去大阪親友家暫住,因為孩子實在還很小」。

毗鄰福島縣的宮城重災區南三陸町,一家五口帶着細軟離開家園,盡量逃離可能受輻射影響地區。路透社

自衞隊成員離鄉送物資

自衞隊成員佐藤準備將運抵福田機場的食物送到宮城縣仙台等重災區,他等候物資時顯得有點疲倦。佐藤住在仙台若林區,那裏沿岸一帶在海嘯後已發現數百具屍體,是災情最慘重的災區之一。災後最初他一直在家鄉參與救災,這天又要奉召來福島運送物資,只能靠電話與家人保持聯絡。

進入福島 到處佈滿裂痕

不過,記者甫進入福島縣範圍,手機屏幕即顯示「不能使用網絡」的字樣。縣內一些路段佈滿巨型的裂痕甚至深坑,部份更像波浪般隆起,車子經過道路時,一不小心就劇烈顛簸。沿路上不時有倒塌的房子,一家工廠已完全變形,大地震時的威力可以想像。

他們在福島機場……
很擔心

川村敬 福島郡山居民
「我們三個家庭一起走,除了我和太太及孩子,還有鄰居。我住在福島郡山,雖然超出核電廠20公里範圍,但仍然很擔心,因為我的孩子還很小,不足一歲。」

很累

佐藤 自衞隊員 家鄉宮城縣
「我正在等候飛機把食物運過來福島,再運送往仙台等宮城縣的災區。我在仙台若林區居住,那裏是重災區,災後最初幾天我都在那裏幫忙,很累,但還可以。」

很害怕

楊仕元 福島磐城明星大學教授
「地震時我喺大學研究室,書架上嘅書都跌晒落嚟,好犀利。我今年70歲,就快退休,呢次係我有生以來遇過最強烈嘅地震,我驚就嚟冇嘢食,又擔心輻射,所以想去橫濱屋企人度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