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日本東北部上周五遭遇強烈地震後,多間大型企業的廠房被迫停產,其中豐田、日產決定於周一全面暫停當地生產,本田、索尼(Sony)、Panasonic亦暫時關閉部份廠房。據報道,強震影響達數十間半導體工廠,用於生產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晶片恐出現短缺。
手機電腦晶片 恐短缺
豐田昨宣佈,日本國內12間廠房周一將全線停產,目的旨在讓僱員及供應商確定家人是否安全,該公司將於周一決定何時恢復生產。日產亦宣佈暫時關閉6間廠房,以評估地震對生產設施的破壞。本田則決定暫時關閉當地4間廠房。而港口運輸受阻,亦可能影響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零件。
此外,電子產品巨頭索尼將關閉位於福島及宮崎的6間零件廠,Panasonic亦關閉多間廠房。東芝則關閉岩手縣一間大型晶片廠。
《華爾街日報》報道,今次強震將對晶片業造成衝擊。儘管日本主要晶片廠大多有防震設施,但地震將影響員工上班及原料運輸,機場、港口關閉亦影響產品運輸。據估計,全球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NAND晶片有35%至40%是由日本生產。分析員擔心,今次地震將令這類晶片供應短缺,造成短期價格波動。
日圓升穿82 料快見頂
參考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日圓兩個月內急升20%,有分析員預期,今次地震亦會觸發日圓急升。專家指出,由於日本國民在海外持有大量儲蓄及投資,一旦遇上天災,造成財產損失,或需資金重建家園,便會將資金滙返本國,令日圓轉強。
不過,野村貨幣研究部董事總經理JensNordvig指出,當年日圓急升與霸菱銀行倒閉有關,相信日圓急升20%的情況不會重演。
美元兌日圓上周五失守82水平,最低見81.66日圓,收報81.86日圓,跌1.4%,是去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分析員稱,日圓急升主要因為投資者回補空倉,料升勢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