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台開設中菜館的港人周健良,與日本人一同經歷大地震,非常欣賞日本人災後未有慌亂、互相照應。留在仙台廿多年的他也受到這種日本文化感染,地震後不少地區缺水缺電缺煤氣,很多居民不能煮食,他主動致電叫客人到餐館「開餐」,回饋顧客,也回饋日本。
佩服日人守規矩
周健良1990年到仙台做廚工,10年前在青葉區開設「周香港」飯店。他憶述,地震當天正好是上班族用膳後的時段,留在廚房的他感到地動山搖,慌忙跑到街上,可幸家中各人逃過一劫。據他了解,仙台有三名香港同業,各人均平安。
移居日本後,周健良娶了來自深圳的太太,誕下兩名女兒,但兩人沒有入籍日本,保持香港居民身份。他說,很愛保持香港人的身份,但更佩服日本人的守法精神,地震後物資短缺,日本人還是很守規矩輪候物品,必需品不會坐地起價:「要是別的國家,有人乘機發災難財,早已實施戒嚴令。」
周健良說,雖然災後局部地區恢復水電供應,但店內沒有煤氣,不能開門營業,他不忘家裏未恢復供水的朋友,主動邀請他們帶家人到店內,吃以卡式石油氣爐烹煮的「免費愛心餐」。
地震和海嘯摧毀日本東北部,他最擔心福島核電廠洩漏輻射擴散到仙台,影響一家四口生計。他說,大災難後日本經濟會更差,生意更受打擊。他現已盤算必要時安排兩名女兒返港,夫妻則為日本事業堅持到最後一刻。
記者: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