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會危機意識重

日本社會危機意識重

【本報訊】日本人身處一個每天都發生地震的國家,歷來不少小說、動畫和電影電視作品都以地震和天災為背景,反映他們災害危機意識深重。
當中最著名的要數1973年出版的經典科幻小說《日本沉沒》。小說曾兩度改編成電影,故事講述地球物理學家在日本海底發現異常龜裂,預測一年內的地殼變動會導致日本大部份陸地沉沒海中,之後各地相繼發生大地震和火山爆發,日本經歷浩劫。

災難片常用題材

地震向來是日本災難片或電視劇慣用的題材。1980年上映的《地震列島》,劇情反映當時日本對防震不重視,被譽為是「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呼籲」。2005年播出的人氣電視劇《救急病棟24小時》第三輯,以新潟縣大地震為背景,描述東京發生大地震後,醫院的急救醫生如何爭分奪秒搶救傷者。動畫《地動之日》則是一個借地震發生,體現人性善良一面的故事。
危機意識深重,連任天堂著名動作冒險遊戲系列《絕體絕命都市》,也以地震後的都市為遊戲舞台,足見日本人的「地震情意結」之深。正好憑着這種危機意識,讓日本人做好防災準備,走過一次又一次災難。

當列車復駛,在東京一個車站候車的人都依序排隊。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