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醫生不滿晉升標準

公院醫生不滿晉升標準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正制訂挽留醫生人手的措施,但不少醫生不滿當局只計劃晉升考獲專科資格五年的醫生。
醫管局正研究每年額外增加百多個副顧問醫生職位,以晉升考獲專科資格五年的醫生,每年開支約2,000萬元。在現時人手緊絀的情況下,初級醫生晉升為副顧問醫生後,工作安排如通宵當值不會因此減少,以免加重初級醫生的工作量。

內科升職要等13年

醫生晉升須經過考勤,不少醫生批評若以五年為分界線,內科醫生仍要工作12、13年才獲晉升,較其他專科,如放射科多一倍時間;但醫管局擔心若太多初級醫生晉升為副顧問醫生,會增加財政負擔及於最前線工作的人手不足,故此未必縮短晉升時間。
醫生工會要求局方制訂360度管理層評核機制,該局初期只推行評核部門主管機制,評核聯網及醫院總監未必同步推行。現時瑪嘉烈醫院內科女醫生,懷孕32周毋須通宵當值;醫管局正研究有關措施,或會推前毋須當值的懷孕周數。
前線醫生聯盟前主席羅智峯昨在電台節目稱,醫生對考獲專科資格後一刀切獲晉升意見不一,而每名醫生晉升只加薪5%至10%,對局方財政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