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地震及大海嘯過後,投資者從恐懼中回歸理性,加上歐元區領袖上周召開峯會後,同意加碼吸納歐豬國家的國債,而人行在周末期間亦未有任何收水行動,3大因素足以支持今日港股反彈。分析員預期,內銀股及地震受惠股將是今日大市焦點。
記者:李嘉麟
主要藍籌股經歷上周五插水後,隨着外圍市況回穩,在美國的預託證券(ADR)普遍出現反彈,綜合主要ADR表現,估計恒指今早可高開106點。
加息陰霾暫消利內銀股
人行上周四發行的3個月期央票息率意外上調,令市場重燃內地加息疑慮,但憂慮在周末期間未有成真,支持中資金融股ADR顯著反彈,工行(1398)、建行(939)及中行(3988)ADR均回升逾1%,3股已合共推高指數近52點,料是今日大市反彈主力。
滙業證券研究部主管熊麗萍估計,恒指周初有條件上試23500點水平,但由於內地收水陰霾未完全消除,美國周內亦會公佈通脹等重要經濟數據,將左右後市。
康宏證券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亦認為,市場利淡因素雖暫時紓緩,但市場抽資壓力未解決,恒指反彈後仍有機會再試23000點關口。
晶片汽車零件股看俏
每次大災害後,相關的受惠股例有追捧,具重建概念的鋼鐵股上周五率先逆市炒上。相反,主力從事區內航運物流的海豐(1308),以及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日本的歐舒丹(973)應聲捱沽。海豐昨晚發通告指,根據目前情況,地震對公司的財務及業務未有造成重大影響。
日本今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的仙台,是當地晶片及汽車零件的生產重鎮,如今生產線受重創,將影響相關產品供應,料有利本港上市的晶片股及汽車零件股份,該兩類股份後市有條件接力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