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城:我愛《夜來香》 - 沈西城

沈西城:我愛《夜來香》 - 沈西城

上世紀四十年代,上海眾多流行歌曲裏,唯一能跟《何日君再來》比肩者,相信只有李香蘭演唱的《夜來香》。兩曲的流行程度,難分軒輊,堪稱一時瑜亮。
「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吐露着芬芳。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着夜鶯歌唱,更愛那花一般的夢,擁抱着夜來香。」這首節奏輕快、歌詞優美抒情名曲的作者就是湘潭才子黎錦光。

黎錦光(1907-1993),湖南湘潭人,原名錦顥,字履劬,筆名繁多,計有李七牛、金玉谷、金鋼、金流等。黎家兄弟八人,錦光排行第七,他的二哥就是明月歌舞團的創辦人、時代曲開山師祖黎錦暉。錦光幼受薰陶,深嗜音樂。二五年報讀湖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翌年進入黃埔軍校研習軍事,旋即參加北伐。
二七年錦光輾轉到了上海,加入明月歌舞團。三九年出任百代音樂編輯,開始為各大電影公司創作歌曲。錦光天才橫溢,寫歌速快質高,名曲不斷,先後有《滿場飛》、《夜來香》、《香格里拉》、《採檳榔》、《瘋狂世界》面世,因而有「歌王」之譽(另有《玫瑰玫瑰我愛你》的原作者陳歌辛,與黎錦光齊名,有「歌仙」稱號)。《夜來香》不獨為萬千知音者所喜,就連日本名作曲家服部良一(名曲《蘇州夜曲》的作者)亦深折服,譯成日語,傳遍日本。(七二年秋,我赴日讀書,入夜,每在新宿歌舞伎町大小酒廊,聽到日人競唱《夜來香》。)
大陸解放後,黎錦光堅守上海,在上海唱片公司工作,並出任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首任首席指揮。惟好景不常,文革時受到衝擊,雖不致受到像劉雪庵那樣的惡毒悲慘對待,卻再不能從事音樂工作。
一個才華卓越的音樂家,被硬性限制不能寫曲,其內心的苦痛可想而知。黎錦光的晚年生活,平淡刻苦,遠不如他早年時期的璀璨。
一九九三年一月五日,一代名作曲家在無奈寂寞中,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程,塵歸塵,土歸土,可那首名垂千古的《夜來香》還不斷在人間傳唱,李香蘭之後,又有無數女歌星翻唱過!當中最出色的,莫如鄧麗君。
跟《何日君再來》一樣,有關《夜來香》的創作來由,坊間有三種傳說。
南洋名作家溫梓川先生說在一九三三年旅途偶遇黎錦光。其時,他乘法國郵輪波托號回南洋,正跟黎錦光同艙。夜裏寂寥,兩人促膝長談,相傾肝鬲,無所顧忌,因成莫逆。船泊岸,就到湄公河畔的酒吧喝酒。這時河上傳來安南船孃的歌聲,黎錦光忽有感觸,問侍者取了紙筆,就此寫下了《夜來香》。
許是溫梓川先生記憶有誤,查《夜來香》一曲問世,時維一九四四年,而非在一九三三年,前後相差達十一年,因此溫氏這段記述也只能說是「謠傳」了。
黎錦光的姪兒黎白著有《湘潭黎氏》一書,其中第五卷〈路漫漫兮〉對《夜來香》的創作經過有如下的記述─「錦光創作《夜來香》本來是偶然有所衝動的。他在辦公室看窗外的夜色,月光如洗,月色皎潔,月下輝映,看還在盛開的鮮花夜來香(有乳狀液的野生攀爬植物,夜間散發濃烈香氣,故名夜來香),微風飄拂,花香透入靜靜的屋裏,錦光被這樣美好的景色沉醉了。他立刻動手寫出了一首抒情氣息很濃的曲子《夜來香》,同時也為曲譜寫出歌詞。」
滬上名歌星,黎錦光最喜周璇(他太太、《郎是春日風》的原唱者白虹,也只能敬陪次席),他所作的名曲,如《滿場飛》、《瘋狂世界》、《拷紅》,統由周璇演唱,可為什麼《夜來香》卻一反常態,轉由李香蘭演唱呢?這卻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一九四四年,李香蘭由東北來到上海,加入「華影」(敵偽時期由日本電影人喜多川長政操控的電影公司)。有一天,她跑到百代準備錄唱片,卻在黎錦光辦公桌上發現了《夜來香》的曲譜,她拿起就照着唱,一唱入了迷,就懇求黎錦光給她唱這首歌。
李香蘭也因為《夜來香》,一夜之間成為了上海灘炙手可熱的紅歌星。
第三種說法是說《夜來香》的創作,是「先詞後曲」─一九四四年六月的一夜,黎錦光在徐家滙百代公司為京劇名伶王桂秋灌唱片,天氣熱,工作安排好後,王還未來。錦光不耐,打開南門通風,南風傳來夜鶯叫聲,送來夜來香香氣,一時靈感泉湧,就在筆記簿子上寫下歌詞。
三個說法,當以黎白先生所記述的最為可信。
如同其他時代曲一樣,《夜來香》也是作為一部電影插曲而傳世的。
這部電影就是一九四四年在上海公映的《春江遺恨》。《春江遺恨》的導演是稻垣浩和岳楓,演員陣容鼎盛,有李麗華、嚴俊、梅熹和坂東妻三郎。這是一部美化日本侵略主義的電影,上映後,四方罵聲不絕,可卻紅了《夜來香》,至今未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