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音樂廳台上,潘迪華姐姐坦然說:「你們以為八十歲的人沒有戀愛嗎?」那是典型白流蘇式驕傲,「他們以為她這一輩子已經完了麼?早哩!」尾隨的眼風我想坐在山頂最後一排的觀眾也看得見,當事人只差沒有「笑盈盈地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隔了差不多一星期,在同一地點,輪到瑪莉安菲芙展覽永不言敗,尚未進場買了她四年前出版的回憶錄續集,打開來「給法蘭索瓦」躍入眼簾。哦,她的法國男友。序言開宗明義表示「老去最傷痛的是朋友愛人一一離世」,但是火鳳凰是不愁沒有新發展的,鳳閣恩仇未了情,春風吹又生,男主角不論有沒有「最佳」的份量,川流不息長賣長有。
她最膾炙人口的一段當然是米積架,四人樂隊瞓過三個才篩出一件筍貨,道德判官會狠批濫交,站在消費立場,倒是最健康正確的態度,精挑細選試到啱至買,好過買咗返屋企又要攞去換─雖然千揀萬揀,到頭來還是換。也只好當換季吧,天氣變了總不成還披掛不合溫度那一套,陽光燦爛羽絨照穿肯定焗出熱痱,寒流驟降仍然背心一度因住冷親,身邊的人循四季更改,有時提供凱司米那種暖笠笠,有時令你感受通體清涼,管他愛不愛情,實惠的冷暖調節比什麼都體貼。
演繹《救贖》前,說原唱樂隊「黑反叛摩托俱樂部」名字來自她六十年代擔大旗的一部影片,指的當然是《電單車上的女子》,銀幕上和她攬身攬勢的,是風華正茂的阿倫狄龍。前兩天看《馬克白》,我又想起她演過劣評如潮的電影版《王子復仇記》,和山寨奧菲莉亞對戲的正牌莎劇演員,叫尼高威廉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