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論衡:新興市場長遠看升

德智論衡:新興市場長遠看升

資金流竄新興市場的情況,今年開始出現變數。據統計,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連續6周錄得資金淨流出,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最長的周期。今年2月最後一周,流出金額達25億美元;年初至2月底,累計流出金額更達210億美元。
熱錢流走,拖累股市表現遜色,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例,年初至3月4日累計回報是-1.85%,反觀已發展市場卻表現不俗。同期,MSCI美國及歐洲指數分別上揚5.03%和6.68%。其實自去年第四季開始,已發展市場已經跑出。不過,長期利好新興市場的因素仍然較多,經濟增長前景較優勝,新興市場最近表現相對落後,資金或會重臨,有望追落後。
觀察近5年已發展國家為主的MSCI世界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表現,其中20個季度中,新興市場勝出13次,取勝率達65%,且僅在金融海嘯前期連續兩季落敗。
過去新興市場能夠長期勝出的原因,是經濟增長前景較佳,就目前展望來看,這趨勢並沒有改變。踏入3月份,今年以來跌幅較深的新興市場出現追落後,目前約有7個百分點落後的差距,仍有機會在第一季完結前轉勢勝出。就算預期落空,在股價升幅相對落後下,新興市場仍是較佳的佈局選擇。
在歐美經濟回升下,亞太科技股可望受惠美國資本支出增加。根據最新調查數據,美國企業設備在資訊科技的支出比重高達36%,台灣和南韓出口與美國資本進口的相關系數皆在0.7以上,顯示兩者息息相關。若然美國景氣持續回升,在資本支出與進口需求下,新興亞洲股市亦可受惠。

中國東盟受惠美復蘇

另外,在當前通脹升溫及美國經濟復蘇加速兩大主題下,中國及東盟等地股市均有望受惠;台灣與南韓則受惠於通脹影響低的資訊科技支出回升。
至於估值,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預期市盈率只有約12倍,低於過去長期平均數。過去,只有遇上經濟衰退或特殊事件,市盈率才會比長期平均數低一個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然而,考慮到目前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區經濟前景仍然正面,但市盈率卻比長期平均數低了0.7個標準差,顯示當前新興亞洲市場估值相對較低。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