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 - 畢明

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 - 畢明

這問題,常問問題的人,還是很少問問題的人,大概都會問過,問過自己問過他人。這個問題,價值遠超過一百萬,沒有標準答案,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個答案,一百個人應該有一百個答案:人活着是為了什麼?
小時候我已經常問自己,伏在窗邊看着街上不同的人,坐在班房看看自己的同學仔,不禁問為什麼我是我他是他,人活着又為了什麼?然後慢慢不會再問,用活着來找答案。
為了養家活兒,如果你是尋常百姓;為了完美入魔,如果你是《黑天鵝》;為了改變世界,如果你是SteveJobs;為了生存,如果你生於索瑪里;為國為民,如果你是郭靖俠之大者;為了音樂,如果你是莫札特;為了上青天攬明月一飲三百杯,如果你是李白;為了宗教,如果你是虔誠信徒;為了美人,如果你是溫莎公爵;為了江山,如果你是唐太宗;為了改革開放河蟹繁榮,如果你是領導人;為了丟人現眼,如果你是煲呔或鬍鬚曾;為了靚靚,如果你死得祇呼吸虛榮;為了財富,如果你窮得祇剩錢或盲目祟拜李X誠。為了夢,如果你是馬丁路德甘、是「dreamtheimpossibledream」的夢騎士。
這題目很知性,但香港好像很難知性。資訊越發達識見越貧乏,什麼都掉進莫衷一是眾說紛紜的雜音暴潮中,就欠一個高效的化糞池。想裝一點知性、擠一點知性,都很難。
四方八面是政治暴力、財團暴力、傳媒暴力、天災暴劫,說沒出路的但求出氣。十面埋伏是整容、仇富、炒樓,大家精力過剩,人人睡眠不足。長期物質豐裕,總是營養不良,社交多朋友少,機會多出頭少,樓價高情緒低,債務長前景短,折騰在一種反比矛盾精神分裂中。今時今日香港人政治不算冷感但全城政治感冒,不是熱腸和參與就夠,也不是理性和爭取就得。但西九不等於文化等如文化荒謬,天價之後可以是仙價,在堆填區裏找到《首都》。點呀,大佬?
江山如此多嬌,物質紅塵太過銷魂。迷失了,如何問活着是為了什麼?
難問也要問,難愛也當愛,難活也得活。愛恩斯坦說「為他人而活的生命才是有價值的生命」,生命的意義在於幫助其他所有生命活得更高尚更美麗(aidsinmakingthelifeofeverylivingthingnoblerandmorebeautiful);佛洛姆卻說「為己而活」(Manbeforhimself),反對抹殺自我,肯定個人,主張培養和發揮善良創造的性格,是自愛不是自私。
我兩個都信。人人都以不傷害剝削他人的原則能搞掂自己令自己快樂,世界肯定已經很美好。而能夠向世界付出的都是自己有多的人,不論是智慧、勇氣、堅持、善良、信念還是財富。
總之lifeistooshorttobescared,人生也太短用來花給cheapwines、shittyjobs、爛情人和雞肋愛。
簡單一點,活着是為了活好自我,自教自省自愛,為了領悟,做個更好的人。
理想一點,「對於前人,你要有所愛;對於當代,你要有所增;對於後來,你要有所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