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正力推保障房以遏抑高房價,但龐大的資金缺口是一大問題。住建部副部長齊驥表示,今年中國龐大的保障房建設計劃所需資金來源有保障,而若按照去年商品房銷售約900萬套的規模來看,今年保障房規模將首次超過商品類住房。
齊驥在記者會上稱,目前房地產調控是在努力剔除不合理住房需求,使增加住房供應能夠滿足合理需求。
1.4萬億建保障房
齊驥說,不少買家既不是為了解決他當前無處可住的問題,也不是為了改善住房條件,可能是考慮到通脹預期,為增值保值,使自己財富不縮水,又或是想通過房地產交易來得到一些利潤,「所以我們目前調控的重點,就是要把這些不是當下馬上需要居住來購買房子的消費者,往後排一排。」
齊驥稱,今年計劃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所需資金約1.3萬至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8000多億元將通過社會投入和被保障對象等進行籌集,餘下5000多億元將通過政府和各級政府來籌集。
去年商品房開工了13億平方米,在建的有30多億。隨着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住房推向市場,從增加供給的方面來緩解供需矛盾。
另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稱,樓市調控是長期性,時刻準備出台下一步樓市調控政策。
關於房產稅試點問題,齊驥稱,上海市和重慶市在全國率先開展房產稅試點工作。財政部的負責人前兩天在回答這類問題時也談到,目前重點是密切跟蹤這兩個試點城市進展情況。在密切跟蹤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入研究政策,不斷總結和完善試點的經驗。該部下一步將配合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在試點的基礎上推進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