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卡達菲 - 陳也

一哥卡達菲 - 陳也

遊行抗議隊伍,例牌地群情洶湧,一人一句,聲大壯膽,就算平日很宅的男女,在遊行時多喊了幾句口號,身體溫度會自然爬升。在這樣一種狀態下,一個八歲孩子,隨着媽媽上街,在許多成年抗議雜音中,忽然想「一親」嚴陣以待的PTU叔叔的盾牌。就在這樣一種對制服、威權迷戀的錯位互動之間,黃光一閃,「敵對陣營」已經噴發了鎮壓武器,胡椒噴霧射到孩子眼裏去了。警察叔叔怎麼這麼辣啊?保安局長卻說,市民不應該把孩子帶到鬥爭現場,不應該以孩子做抗辯鬥爭的武器。說了兩次,都是「鬥爭」。孩子八歲,最大的鬥爭很可能是考試前無法玩樂只能溫習、跟父母拉鋸講數。這種「鬥爭」中,孩子永遠不會贏。落實到街上的抗議活動,被官方定性的「鬥爭」,只不過是盲動的肢體推撞,赤手空拳的吶喊,用屁股賴着不走的儍勁(全世界哪有搬不動的屁股)。皇后大道中根本沒有茉莉花,革命和鬥爭,在背靠盛世祖國的特區香港,不存在保育和優化空間。革命不如請客吃飯,鬥爭寧願唱K打機。這是幼稚園低班都曉的國情通識。
對群眾運動抱持浪漫色彩的父母沒有錯,香港遊行抗議的「歷史」一直相當河蟹,雪廠街再亂,也不可能衰過艾季達比耶。外電看到七歲男童法拉杰遭槍擊,臉部重創,他的孿生兄弟當場死亡。特區警隊一哥認為中區已經「的黎波里化」,要重兵剿亂,卡達菲上身,叫人遺憾。Joseph小弟弟,警隊叔叔要cosplay教壞細路啦,快些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