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看經 - 陶傑

山寺看經 - 陶傑

在寧波,訪阿育王寺。
大陸的寺院,一旦變成「景點」,人山人海的即變身一座商場,像少林寺,方丈都叫做CEO。幸好阿育王寺沒有,可能「阿育王」(Asoka)是古印度國王,一般平民百姓,看不起紅頭阿三,香火不盛,反倒放過了這座一千七百年的古剎。
寺院的領導,即從前說的方丈,叫界源法師,合什來迎,請大家進方丈廂房。牆上掛着許多書法,還赫然有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前軍委主席江澤民老先生前來參觀時的照片。我看看照片裏站在領導人身邊的寺院領導,再看看眼前的方丈,赫然發現是同一人,知道照片裏的,都是我國方今的拔尖人物,連忙向照片恭立,合什敬拜,方敢坐下用茶。
阿育王寺沒有受「文革」多大破壞,法師說,因為「文革」時寺院變成解放軍營,有解放軍,紅衞兵就不敢來衝擊,據說是周總理用心良苦下的令。大家聽了,沉默良久,都很感動。
一盞茶畢。界源法師請一小眾人登藏經閣,看雍正版刻的佛經。經書裝在清初的木書櫃子,用古時的鎖,鎖上。方丈吩咐沙彌,把櫃開了,隨手拈出一本,就是楞嚴經。
我拿過來,小心翻閱,手在微抖,低聲問方丈:「聽說楞嚴經是一部偽經。」
大師沒答話。我想一想,才發現自己可能講錯話,即刻糾正:「我不是指這部書,像我們香港的超級市場買到的奶粉,是假造的,而是百年來有一種說法,認為楞嚴經是唐朝武則天的大臣房融托偽的創作,因為經文的詞藻華美,一點不像翻譯,不知此說是真是假。」在一個缺乏誠信的年代,您看,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如果口齒不清,反應不夠快,說話很容易引起誤會,得罪人。
方丈這才展開一臉的祥雲,很專業地說:「不,楞嚴經是釋迦的原話,龍勝菩薩默頌,但秘而不傳。房融是偷譯的,傳說把經書一頁頁撕下,剖開手臂藏在皮肉下偷帶出來。」
當然,這也是傳說,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我細翻着手上三百年的楞嚴經書:「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湧出寶光,其色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皆四字一句,不但像什麼「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風格」,還像電影劇本,畫面極之輝煌,比其他佛經,有視覺效果,難怪許多學者打死都不信。
那邊還有大藏經,方丈還要開櫥,眾皆不忍。世上精緻美好的事物,所餘不多了,煙雲過眼,百年倥偬,誰不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赤條條的過客呢?像夢一樣,都留在心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