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生不滿被迫入內科

醫科生不滿被迫入內科

【本報訊】醫管局正研究對策解決人手荒,當中包括考慮透過中央協調空缺及分配醫生名額,將更多今年七月畢業的醫科生撥入內科,醫科生認為此舉剝奪了他們選擇的權利,兩間大學醫學院的代表聯署去信醫管局表達不滿;有應屆畢業的醫科生坦言,寧願到私營醫療市場,也不願被迫到公立醫院內科工作。
面對前線醫生人手壓力,醫管局正研究透過中央協調空缺,每間醫院及專科只能按空缺的比例分配醫生名額,以免畢業的醫科生只選擇晉升機會較大的婦產及放射科等,而不申請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內科。

聯署去信醫管局反映

但上述措施惹來應屆畢業的醫科生不滿。港大和中大兩間醫學院的應屆畢業生聯署去信醫管局,要求局方再就醫生名額分配開會時,可加入他們的代表反映意見;他們又指,現時正值醫科生求職季節,要求局方盡快公布分配醫生名額的細節。
該批醫科生對醫管局面臨的人手問題表示明白,但建議局方讓他們選擇到熱門專科後,再輪流到內科接受訓練一段時間。這批醫科生表明,強迫他們選擇內科只會影響士氣,更不排除來年便會選擇轉科或離開醫管局。

護士長夜津貼增約40%

有意入麻醉科的應屆畢業醫科生指,抗拒到內科工作因怕要經常通宵當值,而且晉升前景不樂觀;該醫科生表明,倘「冇得揀」之下被迫到內科工作,「一定會選擇去私家,好多同學都咁諗」。
前線醫生聯盟前主席羅智峯批評,醫管局上述做法是「治標不治本」,「入咗自己唔鍾意嘅專科,班醫生始終會走,根本冇解決過個問題」,他認為局方應改善前線醫生待遇,例如各科均是考取專科後即可獲升職,才能阻止人手流失。
此外,香港護士協會亦要求醫管局解決護士人手不足。護協主席李國麟表示,醫管局前日通過增加護士的長夜津貼;由現時每月4,000多元增加約40%,至每月約6,000元,每年額外開支800多萬元。現時醫管局約有2萬名護士,僅300多名護士願意持續當夜,部份人持續一個月或一周通宵當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