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卵巢癌有「隱形殺手」之稱,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死亡率極高。有科研機構引入美國耶魯大學的早期卵巢癌篩查技術,婦女只需被抽取10毫升血液,便可計算出其患癌風險,準確度比傳統超聲波及單一指標測試高。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等機構將利用新技術進行「卵巢癌普檢計劃」,進一步測試技術的準確度。
科研機構高通基因執行董事曾志雄表示,早期卵巢癌患者會出現腹痛、便秘、嘔吐等症狀,沒有特殊病徵,故大部份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五年存活率僅得一至三成。
他指出,新技術不是確診工具,但可幫助婦女監察患癌風險,美國研究顯示其靈敏及準確度達95%及99%。婦女只需被抽取10毫升血液,便可檢測六項生物蛋白指標,24小時內有結果。
擬進行普檢計劃
港大婦產科學系系主任顏婉嫦指出,本港缺乏準確的早期卵巢癌篩查技術,現有的CA125單一指標測試容易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情況,希望新技術能普及,讓患者及早確診接受治療。
港大及中大等機構將利用新技術進行為期四至五年的「卵巢癌普檢計劃」,首階段為本港200名卵巢癌患者或高危人士進行測試,第二階段把研究目標擴至亞洲健康婦女,測試該技術用於亞洲婦女的準確度,故暫時仍未能在港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