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給力:MarianneFaithfull 從美少女到Cult后

文化給力:MarianneFaithfull 從美少女到Cult后

沒想過傳奇性英國歌手MarianneFaithfull會來港演出,更沒想過能與她會面。因為今年「香港藝術節」帶來了她兩場《Eternity》音樂會,從而還造就這次面對面訪問。現年64歲的Marianne比我想像中為臃腫,然而她的眼神笑容,依然看到她昔日的美艷。她友善但說話點到即止,訪問前後都要抽一支香煙,故我盎然。最重要,是她依然很有她的音樂態度。

文:袁智聰
攝影:陳陶鈞

Cult后小傳

在1964年出道、憑着〈AsTearsGoBy〉而一夜成名的MarianneFaithfull,只有17歲的她是一名漂亮得多麼令人心動的美少女,是六十年代英倫樂壇上閃亮的明星。然而在其天使面孔背後,年少反叛的她其私生活卻一塌糊塗,從此踏上崎嶇的人生路。她最為樂迷津津樂道的情史,是與TheRollingStones主唱MickJagger的戀情。早在1965年已下嫁給藝術工作者JohnDunbar並隨之誕下了一子的Marianne,就在1966年拋夫(但沒有棄子)搭上了MickJagger並展開同居關係,二人成為六十年代Swinging倫敦潮人圈矚目的一對,但在衞道之士眼中她卻是一名蕩婦與壞媽媽。當年她亦大膽承認:「我的第一個行動就是要一位RollingStones成員作為男友。我曾與其中3人上過床,那確定主音歌手是最好的賭注。」與此同時,Marianne的毒癮亦日益嚴重。她與Mick的關係在1970年正式告一段落;同年,她又失去了兒子的監護權。踏入七十年代她更進一步沉淪毒海,其音樂與演藝事業也告停頓多年。也因為濫藥的關係而對她的聲帶造成永久性的損害,令到她的嗓音吵啞與低沉下來。1979年,Marianne以《BrokenEnglish》專輯全面回歸樂壇,帶來高度評價以其破爛而飽歷滄桑的歌聲唱出型格的NewWave搖滾歌曲,重新奠定了她的Cult后地位。

■由Marianne領銜主演的1968年電影《TheGirlonaMotorcycle》(JackCardiff執導)之劇照。

■1965年美少女時代,漂亮得令人心動。

■MarianneFaithfull是六十年代樂壇的性感尤物。

■六十年代倫敦潮人圈矚目一對:她與MickJagger。

16年出8張專輯

談MarianneFaithfull,別再只管說着她的六十年代成名作〈AsTearsGoBy〉,她是一位永遠向前的歌手。看看自1996年發表的《ASecretLife》起至到最新的《HorsesAndHighHeels》,在這16年來她共發表過8張錄音室專輯,即平均每兩年便帶來一張新專輯,似乎Marianne越老越勤力,產量並不下於當今的年輕樂隊。「我愛製作唱片,我愛跟別人一起寫歌,我愛錄音的過程,我愛演出,就是這樣了。」
畢竟大多數跟Marianne同輩的歌手或樂手,沒錯他們仍活躍於四處登台巡演,但卻不活躍於灌錄新唱片,只管食老本。對比之下,Marianne實在富有創造力得多。「我也想做只作懷舊的演出,也許終有一天我會做,那是當我出道50周年的時候。」其實Marianne出道50周年會是2014年的事,日子相去不遠呢。

與新一代樂手合作

毋庸置疑,過去10年來Marianne的聲音都有走向摩登化的傾向,從不認老。比如2002年《Kissin'Time》專輯的出現是一個驚喜,看到是她與Blur、Pulp、Beck、BillyCorgan(TheSmashingPumpkins)等發迹於九十年代的英美另類搖滾型人巨星合作。引伸至打後的兩張專輯《BeforeThePoison》和《EasyCome,EasyGo》,亦有PJHarvey、NickCave、CatPower、AntonyHegarty、RufusWainwright等Marianne眼中的「年輕音樂人」參與。原來當年《Kissin'Time》的出現,因為她有興趣做一張數碼化音樂唱片。「我很喜歡Analogue的音樂,但我想嘗試做一張Digital的唱片。在我一位圈中的友人引導下,我們打造出《Kissin'Time》,我想這是一張很棒的唱片。」在《EasyCome,EasyGo》這張改編歌專輯裏翻玩BlackRebelMotorcycleClub、TheDecemberists、NekoCase、Espers等近年的獨立樂隊/歌手的作品,她說她仍有留意當今的獨立音樂:「我有看《RollingStone》的。」除了甚欣賞TheDecemberists之外,她還很喜歡新一代毒后AmyWinehouse。日後還有打算跟哪些音樂人合作呢?「我喜歡再跟NickCave合作,而與JarvisCocker及DamonAlbarn合作也是很棒的事。」

監製老拍檔

全新專輯《HorsesAndHighHeels》由與她合作多時的美國製作人HalWillner監製,二人自1987年專輯《StrangeWeather》起開始合作,在樂迷心目中二人已是最匹配的音樂夥伴。「HalWillner不是一位尋常的唱片監製,他幾乎是一位藝人而多於一位監製。他不是很擅長於組織,但卻有很了不起的意念,很有創意。他是我的好友,我們共度過不少好時光。」問到Marianne二人最有火花的合作,她說還是第一次的《StrangeWeather》。
沒有年輕樂手參與,今次為《HorsesAndHighHeels》客串的都是傳奇性的樂手,如紐約市地下搖滾先鋒TheVelvetUnderground主將LouReed客串兩曲裏彈結他,但我覺得不夠喉。未來可會與LouReed再有合作的機會嗎?「我想不會,因為這是經過了漫長時間才可以發生的事。我喜歡LouReed的結他彈奏,他是眾所周知的歌手、作曲家與樂隊成員,我想他的結他彈奏也是世上最棒的一位。我不知道我可會再次跟他合作,我真的做到了一件我想做已久的事。我很感激他,謝謝Lou。這是多麼美好的事。」而Marianne亦透露,稍後她回到巴黎作歐洲巡演,《HorsesAndHighHeels》裏另一嘉賓結他手WayneKramer(前底特律GarageRock樂隊MC5要將)亦會加入。

六十年代最好玩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千禧年,問Marianne哪個年代的音樂圈最好玩,她本來給我的答案是所有年代,但不忘補充:「官方地說是六十年代,因為那是我出道的年代,一切都是多麼的有趣。」然而縱使Marianne在七十年代經歷過一段低潮,但帶着NewWave搖滾姿態而來的1979年專輯《BrokenEnglish》她又再次刺激起來。「我喜歡Punk,他們很棒與影響到我,TheClash是最好的,我欣賞JohnnyRotten但卻並不喜歡SexPistols。沒錯當時Punk是影響到我,但我不是要寫出一張Punk的唱片,我是嘗試去寫一張真正MarianneFaithful的唱片,事實上這是我首次去創作的一張MarianneFaithful的唱片。」

■筆者與這位充滿傳奇性的女伶對話,感覺是那麼不真實。

三張轉捩點專輯

MarianneFaithfull迄今共發表過18張專輯,其中這三張作品標誌着她不同階段的轉捩點意義。

BrokenEnglish(1979年)

她在1979年全面回歸樂壇的專輯,投向當年最酷的NewWave搖滾樂風,用上電子合成器伴奏,也是其首張得以自主與走向唱作人姿態的作品。

StrangeWeather(1987年)

告別毒癮後,她投向成熟而靡爛的Jazz/Blues/Cabaret歌路。專輯主題曲出自TomWaits夫婦手筆,另外她亦重灌了〈AsTearsGoBy〉。首次與監製HalWillner合作。

KissinTime(2002年)

她在千禧年的首張作品,帶來了Blur、Pulp、Beck、BillyCorgan(TheSmashingPumpkins)等新一代英美另類搖滾巨星為她操刀。從此愛上與當代另類音樂人合作。

AsTearsGoBy雙胞胎

Marianne最無人不曉的經典金曲,是在1964年才17歲的她所發表的處女單曲〈AsTearsGoBy〉。這首Ballad出自當時已炙手可熱的TheRollingStones成員MickJagger與KeithRichards手筆,那是在雙方經理人兼監製AndrewLoogOldham的穿針引線下,而交給Marianne率先灌唱。作為「原唱」,她亦憑着此曲一夜成名。而RollingStones在翌年亦灌錄了自己的版本,先在1965年底於美國方面發表成為單曲,繼而則在1966年初於英國作為單曲〈19thNervousBreakdown〉的B-Side。相隔23年,Marianne在87年專輯《StrangeWeather》裏以其滄桑、苦澀而沙啞的歌聲重唱〈AsTearsGoBy〉,她說40歲才是適合唱出此曲,而非當年的17歲。

後記:老馬有火

老馬仍有火。談到Marianne與IslandRecords長久的合作關係,她表示當年脫離Island的原因,是因為她已不再為Island賣錢,加上創辦人ChrisBlackwell的退出。引伸到當今主流唱片工業之變質,她作出炮轟:「主流唱片公司已不存在,那些都只是A&R公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