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交易成交反縮每小時平均134億 銳減30%

延長交易成交反縮
每小時平均134億 銳減30%

【本報訊】港股加時輸波鐘!大市昨首日實施延長交易,不過加時不代表成交增加,全日交投縮減至669億元,較上星期平均676億元減少13%,更誇張的,是「營業時間」增加一句鐘,昨日平均每小時交投只有134億元,較上周平均192億元,萎縮足足三成。
記者:黃武榮 李嘉麟

昨日交易時間由以往4小時延長至5小時,早上成交約350億元,與上周交投相若,不過午後延長一小時,投資者買賣氣氛明顯減退,入市意欲反而減低。一名老行尊華資經紀指,以往開市頭半句鐘及尾市半句鐘為交投黃金期,昨日首半句鐘仍可保持相若逾百億成交,不過最後30分鐘,成交卻減少至只有60餘億元,較以往平均100億元,倒退最少30%。

「黃金半小時」皆不逾百億

延長交易時間成交不升反跌,港交所(388)股價昨日跌1%,收167.9元。
股評人陳永陸表示,昨日大市成交減少,證明加長交易時間只會分薄成交,交投多少主要取決市況,而非交易時間長短,再者,此舉是降低交易買賣時間上的限制,並非提高投資者入市意欲。他續稱,港股昨日主要靠A股撐起,外圍仍充斥不明朗因素,影響投資者買賣意欲,是成交下跌主要原因。

券商:現時市況顯然白做

海通國際中國業務部主管潘鐵珊認同,大市成交減少主要與市場氣氛有關,昨日港股缺乏明確方向,對交投縮減不感意外,以近期市況而言,延長交易顯然「白做」,但若市況好轉,長遠對交投應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