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中日關係會有轉機嗎? - 李平

盡論中國:中日關係會有轉機嗎? - 李平

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因違法收受政治獻金而辭職,美國國務院難掩對「原本看好前原成為下任首相」的失望,中國官員則對在釣魚台撞船事件後頻出惡言的鷹派黯然落台而竊笑。不過,中國外長楊潔篪昨日在記者會上總算維持了外交風度,沒有藉機嘲諷對手,反而表示兩人曾有多次接觸和會談,「就改善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達成了一些重要共識」。
前原誠司是「中國軍事威脅論」在日政壇的主要倡議者。中國漁船去年在釣魚台與日本巡邏艦相撞後,決定逮捕中國船長的就是時任國土交通大臣前原誠司。其後,他轉任外相,堅持要起訴中國船長,並批評中國的抗議是「歇斯底里」。可以說,中日關係去年急轉直下,前原誠司難辭其咎。

前原誠司辭職利中日修好

前原誠司辭職,對於近兩年風雨飄搖的中日關係來說,肯定是一個利好因素。而溫家寶預定在5月訪日,相信中日雙方會盡可能尋找共識,達成更多的政治、經濟協議。但是,如果說中日關係會就此出現轉機,重返福田康夫擔任首相時的友好合作,未免太過樂觀。
中日關係能否出現轉機,至少要解開三個結。首先是雙方高官、民眾如何對待最具爭議的釣魚台及東海劃界問題。一旦在這些涉及主權及長遠利益的問題上挑起爭端,對雙邊關係、民間感情的傷害,遠甚於過往在教科書、靖國神社等歷史問題上的齟齬。
其次在於兩國的政治能否穩定。日本內閣輪換似走馬燈,難免令各國有所顧忌,北京就算有心送大禮,也怕送錯人。另一方面,中共堅持一黨專政,內部積怨加深,而軍費連年劇增、軍備發展加速,也令日本備感威脅,擔心中共為轉移內部矛盾而鋌而走險。
其三受制於中俄、美日之間的關係。中、俄與日本都有領土紛爭,不無互為奧援之意,而前原誠司得到美國支持,顯然是他扭轉了鳩山由紀夫主政時重中日關係、輕美日關係的局面。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