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過量飲酒會致病,或令病況改變;即使有節制地飲酒,也可以因為與藥物引起相互作用而影響病情。
長期過量飲酒可以令肝炎惡化,也可以引致肝硬化;此外也會影響心臟,引致血壓高、心肌病、冠心病、心律不正、甚至中風。血壓高的患者,每天飲用純酒精不應超過30毫升。有證據顯示,飲酒會引致癌症,尤其是頭頸與食道癌。長期過量飲酒,也可以導致骨質疏鬆。
小量飲酒也有害
雖然也有研究指適量飲酒可減少患冠心病及中風的機會,或可預防患上骨質疏鬆。至於是否確實和發病的機會究竟有多大,還有待更多研究證明。故如何飲酒才不會致病?恐怕沒有人答得上來。
不過,有些情況下即使小量飲酒也會對身體有害,就是於服用藥物的期間飲酒,因為酒精會與很多藥物產生相互作用,繼而引致藥物失效或其他副作用。酒精跟部份治療情緒病藥物、糖尿藥、抗生素、止痛藥、心臟藥如硝酸鹽或薄血丸、抗組織胺藥等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有可能引致心跳及血壓改變、內出血、肝臟損傷、增加昏睡感等。還有很多未列出的藥物會跟酒精有相互作用,故服用藥物其間,還是應避免飲酒。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