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沙士迅速傳播之謎

解沙士迅速傳播之謎

【本報訊】沙士病毒03年襲港,短短三個月導致逾1,800人感染,並傳播到逾30個國家及地區,但醫學界一直未能確定病毒可以迅速擴散的原因。香港大學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沙士病毒進入人體後,迅速攻佔上呼吸道「唾液管上皮細胞」,並在48小時內支持病毒快速繁殖,在口水中釋放大量病毒顆粒,令沙士成為大殺傷力傳染病。

入侵唾液管上皮細胞

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一項研究,利用愛滋病毒製造假性細胞進行研究,即細胞的核心屬猴子的愛滋病毒,但表層是沙士病毒,此病毒的特性是只能完成感染任務,不能大量繁殖,令研究人員可鎖定其最先的攻擊位置。研究測試的對象為中國恒河猴,研究人員在猴子感染了假性病毒48小時內,分析病毒在呼吸系統的分佈。
結果發現沙士病毒進入體內後,最先入侵上呼吸道「唾液管上皮細胞」,並成為最早期的「靶細胞」,令病毒在48小時內迅速繁殖,故可在猴子的口水中檢測到大量病毒。有關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際醫學雜誌《病毒學期刊》。
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表示,今次其中一項突破是可以將愛滋病研究技術應用於其他類型的病毒,並有效模擬沙士或類似病毒在上呼吸道的感染情況,將來一旦沙士重臨,或出現類似的大型傳染病,例如高致病性流感及冠狀病毒等,有關研究結果相信對提升預防及早期診斷有很大幫助。